不問境遇,自得安樂

不問境遇,自得安樂。

錢穆講,富貴貧賤隻是人生一種境遇, 我們要能安,我們要能樂。隻要我們的行為能合乎我們的天性,盡可不問境遇,自得安樂。

人生像似一場旅行,永不停歇,你會遇到各種天氣各種風景,但不會永遠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你要安靜地接受每個狀況,不逃避不抱怨,活在當下并享受之中的樂趣。

想到兩個曆史大人物。

一是顔回,孔子的大弟子。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雖然環境不好,别人都沒法忍受,但他安貧樂道,并不影響他好學的樂趣。

二是大文豪蘇轼。他一生起起伏伏,颠沛流離,但在艱苦的日子裡,他能尋找樂趣享受每一處的生活。在黃岡他發明了東坡肉的吃法,盡管生活艱難他還要留一下一些米釀酒喝,在惠州他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絕世好句,在海南他發現了生蚝,帶領當地人嘗試新鮮的吃法。

他們是我們的先輩,我們生活的引路人,他們随遇而安豁達樂觀的精神跨越千年傳給我們,成為我們内在精神性格氣質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顔回與蘇東坡。

在生活中,我比較樸素。

經常在餐廳吃飯,不僅幹淨衛生,還能節省時間,多休息一會。穿衣服也不講究,幹淨整齊就好,一件衣服穿兩三年。日常工作按部就班,認真完成,有臨時檢查與突發情況,也把它們當做一次檢測學習的機會。過去兩三年經常要待家裡,我很快适應了,上課讀書寫作,帶孩子,該幹嘛就幹嘛,大家都很開心。

坦然接受不能改變的事,努力改變可以改變的事,這是生活的智慧。

祝大家開心每一天。一起加油。[微笑]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