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
“你知道嗎,弟弟弟媳他們準備生三胎了,已經懷上了。”大清早妹妹便打電話告知我此事。“明明已經有一兒一女了,還要去生,不知道圖什麼,一身的房貸都還沒還完,好不容易兩個小孩都上小學了,可以松口氣了,卻又去跟風生三胎。”妹妹不等我說什麼便一股腦的說。
拼三胎,比三胎這個事兒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已在那聽說了不少,和弟弟同年的也有好幾個生三胎的。但我也同樣無法理解,這個有什麼好比的,有什麼可比的,誰的生活如何隻有自己知道,生活不是活給别人看,更不是和别人比着過,而是遵循内心的自由。
“一個也是帶,也是大,兩個三個也一樣大。”老人們總是這樣勸年輕人,也不斷在耳邊催多生。可如今的社會已不是早年小孩隻需管吃管穿就行了的社會,生下來就得對他們的未來負責。倘若家庭經濟很寬裕,老人身體倍棒,生多生都無後顧之憂的人,我們不敢對他們多生而評頭論足。但家庭經濟已不堪重負,自己的小孩已然和别人有差距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得考慮考慮小孩子們的未來?當他們身邊的同學能夠參加各種培訓,各種補習的時候,他們卻因家庭經濟限制而什麼都參加不了;當其他同學都各種才藝傍身的時候,他們卻什麼都不會;當其他同學家長帶着去世界各地開闊視野的時候,他們卻隻能終日待在家中;當其他同學可随意滿足内心所需的時候,他們隻能望眼欲穿;當他們需要父母陪伴、關愛的時候,他們卻隻能被告知已長大,爸爸媽媽還要帶小弟弟,小妹妹的時候;當其他同學總是有父母接送,而他們隻能獨自放學回家的時候......此刻的他們會深刻的體會與其他同學的差距,久而久之便會有自卑感,自信心便會遭受嚴重的打擊。在他們還會表達訴求時,也總是會因大人精力有限而被一句“你已是大孩子了,這些事要自己做”殘酷的拒絕。此時,他們隻能躲在角落自我療傷,内心強大者可能不會有多少影響,而内心軟弱者,則會影響一輩子。試想,有那個人希望自己的愛被分割,被剝奪。
前幾年,也總是有很多人勸我生二胎,說起碼兒子有個伴。耳邊也總是會不斷的浮現“誰誰誰又生了個”,開始的時候,内心會有些波動,覺得是不是真的應該給兒子留下一個有血緣關系的人,等到我們百年後他還有個親戚可走。但在與兒子溝通和自己與老公冷靜的分析現狀後,我們果斷放棄生二胎了。其一,兒子不接受,若執意生,兒子的内心可能會發生變化。不是兒子自私,而是兒子看到我肚子上生他剖腹産留下的瘢痕而不想我再挨一刀,他不接受其實是對我愛的表達。其二,身邊沒有公公婆婆(已過世),自己的父母遠隔千裡,無法幫襯,我們夫妻兩個人的精力無法顧及到兩個小孩的方方面面。其三,自己生兒子已實屬不易,多次的意外已讓自己在鬼門關走了多回,不想為了拼二胎而置自己的身體,生命不顧。其四,我們也不再年輕,倘若過後我們中有一個生命住院,該如何平衡大人和小孩,恐怕分身乏術。
我想,很多生二胎、三胎的人中不乏不缺錢、不缺人照顧的,但其中有不少是跟風的,是心裡攀比心在作祟。尤其是農村,攀比風更是盛行,每每回老家耳邊總是一些誰買房了,誰買車了,誰家生幾個了的聲音,什麼都要 比個高低,什麼都想占第一,卻沒去看看村中有多少光棍,自己有多少能力。不說培養一個小孩的錢,就是一個男孩娶妻的房子、車子、禮金就夠老一輩奮鬥一生。
不說要諷刺什麼人,也不是覺得自己就全對,隻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應該自己做主,而不是為了攀比将自己陷于“泥潭”而無法自拔,開始可能會有力氣往上掙紮掙紮,等等年歲高了,隻能擺爛,這時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 上一篇 文化演變的悲哀與墜落
- 下一篇 平凡的歲月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