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我頓悟了人生最好的活法

...



...


...


...


...



大家好,我是竹石,一位勵志終生成長的退休阿姨。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的問題:退休以後,是選擇再就業,還是在家裡休息?

我寫下了我自己的答案:

如果退休金覺得夠花,就不要再上班了。

人生過了大半,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

曲黎敏說:人一生要有自己的情趣,因為任何人也不能陪伴你一生,而情趣可以讓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喜悅。

01讀書

讀書是我退休生活的必修課,也是我的愛好。我記得上學的時候,家裡窮,很少有課外書可以讀。在我的記憶裡,隻是一本綠皮的作文書,翻了又翻。

自從2019年,我下載了微信讀書app後,如獲至寶,心想這也太好了,想讀什麼書都有。

人與人之間的差别是認知的不同,而讀書是提升認知的、成本最低的方式。

讀書能夠讓我明事理,見高人,我們生在世上就是一個俗人,周圍的環境也很少有高人,而讀書見高人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就如楊绛先生說的:“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隐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者拜谒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

“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可以不辭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

“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内還是國外;不問他屬于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

我在書中讀到了不同的人生。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讓我看到了像孫少平,孫少安的這些平凡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樣有不平凡的人生。

史鐵生大半生是在輪椅中度過的,卻寫出了許多優秀著作,它鼓舞着我們在艱苦困苦中,努力前行。

02運動

要想靈魂走的遠,身體必須在路上。

瑜伽是我每天的必修課。

每天早晨,由練習瑜伽開始,我從最簡單的拉伸,下犬式,蛇式,肩倒立,雙盤式......一點點的增加。

這一練就是3年,現在身體好多了,後背不痛了,鼻炎沒有再犯,走起路來帶着風。

瑜伽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像每天刷牙、洗臉一樣。如果哪天早晨沒有練習,在晚上也會補上,不是因為自律,而是習慣。

我的偶像,沈維德老人說:人的惰性和享樂思想是健康長壽的最大障礙。

要不想吃疾病的苦,就要吃鍛煉的苦。

03練字

我上學時就羨慕寫字好的同學,把字寫漂亮,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8年前,我付費加入了QQ群,跟着溫老師練習硬筆字,每個周末在網上上課,課下練習,老師給做點評。

那時學習特别認真,每個字的一筆一畫都要跟老師的範字進行比對,發現問題,再重寫。一篇作業,要練習好幾天才能完成。

經過幾個月的練習,我的字有了進步

,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在練字時,經常會進入心流狀态,非常享受練字的過程。

尤其每次寫完自己的作品,心裡洋溢着滿足感。

通過練字這件事,我深刻的覺得,什麼事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做得更好。

04養花

我在看書、寫字累了就走出屋子,來到小院裡,看看養的花花草草。

尤其到了春天,外面陽光明媚,一邊欣賞着花,一邊曬太陽,真是一種享受。

我記得第一次養的是文竹,是我最喜歡的植物,它文靜、優雅。這也是我筆名的由來。

我從集市上買了一盆,養了不長時間就幹枯了,我不死心,又從淘寶上搜索,買了一棵小苗,這一個看起來不錯,綠油油的,我小心翼翼的将它栽在花盆裡。

我給他安排了一個好環境。既通風,又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慢慢的小苗紮根了,又過了幾天,從根部鑽出了一顆小嫩芽,小小的,不注意根本看不到。

我欣喜的欣賞着,為了養好它,我從網上查了文竹的生活習性,我在澆水時特别注意,讓土壤見濕見幹。澆文竹用的水是我自己制的營養水,幹橘子皮泡的這種水,顔色黃黃的,味道香香的。

  一年過去了,在我的精心培育下,文竹一天天長大,眼看那個小盆已經長不開了,于是我給它挖出來從根部分出一些枝條,移到了一個又大又深的花盆裡,這樣一盆文竹變成了兩盆。

春天,搬到院子,經過春雨的澆灌,那盆新移栽的文竹又鑽出了小嫩芽,那個小芽長勢非常快,幾乎每天都在長高。

它的枝幹是一節一節的,在每一節上還有刺,一不小心就會被紮到,枝葉一片一片的,像羽毛,卻不像羽毛那樣柔弱。

到了冬天,我把文竹從院子搬到了室内,放在書桌上,滿滿的一大盆郁郁蔥蔥,文竹一年四季都是翠綠的,它生命力旺盛。冬天也在生長,不時的冒出新芽,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寫在最後: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起點,展現出人生的另一種色彩。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