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服飾賞析---大明芳華(六)
大明芳華
以曆史資料分析明朝典型服飾形制特點。
壹、明朝男子典型服飾
(1)巾
明代有四方平定巾、漢巾、晉巾、諸葛巾、純陽巾、陽明巾、九華巾、玉台巾、逍遙巾、紗帽巾、華陽巾、淩雲巾、和靖巾、方山巾、程巾、四開巾、勇巾等。
四方平定巾:一般為士人所戴,又稱“方巾”、“頭巾”。最初形制是四方平直,後明太祖以手按之,成一“民”字形。
萬字巾:其形狀上闊下窄,形狀如萬字,明代以前多用于庶民, 明初規定為教坊司官吏之服,後廣泛用于武藝教頭。
儒巾:以黑绉紗為表,漆藤絲或麻布為裡,仿幞頭制,設垂帶, 一般為儒生所戴。
(2)帽
明朝帽式較多,有春秋羅帽、绉紗帽、冬氈帽、誅絲帽。明初的帽都為平頂,如截筒。到正德年間,帽頂開始稍稍收縮,如桃尖狀。典型的帽式有:
堂帽:由唐巾演變而來。唐巾用軟絹紗制成,用帶在巾後系縛,垂于兩旁。 明朝改用硬盔鐵線作展角,為有職之人列于朝堂上所戴。
圓帽:像笠,但較小,用烏紗,裡面加以漆。
中官帽:用紗裹成,後列三山,後增方帶兩條垂于後,為内使所戴。無官職的人帶此帽,需在頂後垂方紗一幅,以區别。
席帽:最早由羌人所戴,用羊皮制成,成為“氈帽”。後改以席為骨,故名席帽。
小帽:帽有六瓣、八瓣之分,作平形或圓形,用線合縫,下有檐。即後代的“瓜皮帽”,又名“六合一統”帽。
蒲葵帽:此帽産于廣東瓊州,以蒲葵制成,竹子為胎,再用銀紙作襯。
草帽:刺毛盛行與廣東瓊州,以麥草制成,以白綢機頭為帽繩。不論士庶,均可帶此帽,不過草的粗細可區分貴賤。
(3)衣裳
明代服飾制度規定,無論官員,還是庶民百姓,乃至婦女,衣裳都有定制,不能僭越。中期以後,衣裳形制有了許多新的名色。分别有曳撒、程子衣、道袍等。據抄沒的嚴嵩家産清單,男女衣裳的名色有衣、袍、圓領、褶子、襖、 裙。典型的衣裳有直身、襕衫、褲褶、四袴衫、罩甲、背子。
直身:與道袍相似,或稱“直掇”。宋史已有此類衣式,是一種寬大而長的衣。明初,太祖制民庶章服,用青布直身,就是指此。
襕衫:明代生員襕衫,采用玉色布絹制成,寬袖皂緣。明洪武二十四年起, 生員襕衫外用青邊,即從領至衿,均為青色,圓領,青色。
罩甲:有兩種。一種為對襟,一般軍民步卒不準服用,隻允許騎馬者穿服; 一種則非對襟,為外逃,創自明武宗,士大夫穿服,其制比甲稍長,比披襖稍短。
褲褶:有短袖或缺袖之分,類似于腰線襖。上截有橫折,而下截作豎折, 類曳撒,但修短,屬于戎服一類,與北朝時期的褲褶名同實異。
四袴衫:一種在士人襕衫制式上稍作變動之服,為庶民服用。其制為開骻, 即為四袴。
貳、明朝女子典型服飾
明代深受理學思想影響,女子三從四德,上至皇後嫔妃,下到平民百姓,都反映出男尊女卑的現象。後妃的服飾種類較皇帝少很多,比往朝代也都少。
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
明初,崇尚節儉,對士庶女子的服飾有統一的規定,比如洪武三年制: 士庶之妻,首飾用銀鍍金,耳環用金珠,钏、镯用銀;穿淺色團衫,用纻絲 、绫羅、綢絹。洪武五年又規定,民間婦女禮服隻能用紫色粗綢子,不得用金繡,袍衫隻用紫、綠、桃紅及諸淺淡顔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黃色;帶用藍絹布。
(2)襦裙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襦裙沒有什麼差别,隻是在年輕婦女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動,有些侍女丫環也喜歡這種裝束。 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顔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并不明顯。至崇祯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 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辄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裥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顔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往往挂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縧",一般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借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绶相似。
(2)褙子
待字閨中的女子服飾,也有統一規定。洪武五年制,女子尚未出嫁,作三小髻,金钗珠頭巾,穿窄袖褙子。如果是婢女,則高頂髻,絹布狹領長襖,長裙;小的婢女,雙髻,長袖短衣,長裙。
這裡的褙子與宋朝的褙子基本相同,隻是袖身窄小。另外還有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通常較後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這種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種漢服款式,又叫做“背心”。
(3)百衲衣
明代後期,奢侈之風盛行,即使是家無擔石之儲的庶民百姓,也要可以打扮,裝飾門面。社會上常出現一些奇異之服。水田衣就是一種特有的女裝款式。即是用各色碎布拼接起來的服裝,俗稱“水田衣”。袈裟的别名。因用多塊長方形布片連綴而成,宛如水稻田之界畫,故名。也叫百衲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