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在于自己的選擇
忙活了一天,有些累了。我和小徒弟還要從南城返回北城,到家已經很晚了,回家的路是先送他到家,然後我再走一段路就也到家了。小徒弟下車的時候,我簡單地一句:想着讀書啊!第二天,我們再去工地的時候,他問我,你怎麼讓我讀書啊?我說,這不是怕你忘了,提醒你嘛!小徒弟就說,我已經開始了就會堅持,怎麼會忘記呢!
讀書會群裡的人,每天讀十分鐘的書,打卡上傳,已經成了日常,每個人都積極參與,用自己最真心的聲音來傳達自己的堅持。每天聽聽大家讀的内容,不僅有内容上的感悟,也有對我們每個參與進來的人的欣賞。從原來的不讀書,到能夠大家共同,看似很簡單,卻經曆了許多因緣的轉換,才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就像種子發芽一樣,帶給一種向上的力量。
回到家中讀上十分鐘,再聽聽朋友們讀的内容,一天的勞累都化解了,心也跟着清涼了。
都說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命,心的境界決定着命運的走向。每個人都可以活成一個模闆,屬于他自己的模闆,隻有通過一次一次成長的洗禮,才會一次一次地觀念的轉變。小徒弟從玩遊戲到釣魚,然後,開始讀書,舍棄了玩樂的時間,但正是因為這個選擇,他關注的思想性的内容,精神性的内容增多了,狀态也明顯發生着變化。
我記得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有着這樣的狀态,在讀書中摸索,在實踐中成長,在調心中成熟。
人的意識決定了人的行為,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的意識更像是自然流淌地河流,從西部高原直流而下,無論經曆什麼,最後一定歸入大海。但在流入的這個過程當中,遇到的阻礙是什麼,如何面對這些阻礙,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不同。
每個人有着自己的意識趨勢,自私的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滿足自己的私欲,甚至可能會做出出格的事情,展現出來一種人生面向。利衆的人就會忘記自我,完全處于一種利衆行為之中,可能不被世人理解,可他們卻樂在其中,因為人的最大快樂來自于利衆,從這個角度看,利衆是最大的利己。
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團體,在這個小小的團體中卻感受到了一種溫暖,一種歸家般的放松與自在,一種純粹的沒有功利考慮的輕松關系,卻有着一種向上的力量做為隐藏的線,把我們聯系在一起。成長就在每天的讀書中,也在我們的輕松交流中。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