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經典《道德經》精讀心得筆記(60)

開心經典《道德經》精讀心得筆記(60)

...

本次經典導讀者:潘惠斌

開心經典,精讀精進,一起分享,共同成長!

大家好,我是潘惠斌,今天我懷着虔敬之心和大家一起繼續精讀中華傳世經典《道德經》(王弼注本)。

首先,讓我們放下一切瑣事雜務,找一個自己感到舒适的位置坐下來……。  請大家閉上雙眼……,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  慢 慢地呼出來……,靜 靜地  聆聽自己心跳的聲音……。

讓我們再來一次,深 深地 吸 一口氣……,然後……慢 慢地呼出來……。

好的,讓我們輕輕地睜開雙眼。今天我們接着昨天學習結束的部分,從第162面第1行開始精讀《道德經》下篇第六十章的内容。

《道德經》作為千古經典。不是一天兩天、一遍兩遍就能學懂弄透的。所以,我準備用終身的時間來學習實踐《道德經》的智慧。學習也和投資一樣,隻有你做了長遠的打算,你才會真正的靜下心來,抛棄眼前的利益。誠意正心,認真的從零開始,去細嚼慢咽地慢慢品味。剛開始先背下原文,可以先不求甚解,理解多少是多少,把自己當下的心得先記下來。因為經典中的要義前後是一貫的,很多玄妙的意趣是和通篇連在一起才能體悟的,可能你先前沒有弄明白的地方,會在後面自然地顯現出來。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很較真的鑽牛角尖兒,往往是人為地給自己設置了學習的障礙,最後很難堅持下去。

& 下面我們先學習一遍《道德經》(王弼注本)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現在我們根據王弼的注解對《道德經》原文大義作一個初步的疏解:

治大國若烹小鮮。

王弼注:不擾也。躁則多害,靜則全真。故其國彌大,而其主彌靜,然後乃能廣得衆心矣。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治大國則若烹小鮮,以道莅天下,則其鬼不神也。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則神無所加。神無所加,則不知神之為神也。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道洽,則神不傷人。神不傷人,則不知神之為神。道洽,則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不傷人,則【亦】不知聖人之為聖人也。猶雲【非獨】不知神之為神,亦不知聖人之為聖也。夫恃威網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聖之為神聖,道之極也。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不傷人,神亦不傷人,故曰“兩不相傷”也。神聖合道,交歸之也。


好的,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裡,明天我們将繼續接着精讀《道德經》第六十一章的内容。請大家提前做好預習,并将預習中的問題和感想整理記錄下來,以便于學習中大家相互讨論和交流分享,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與。歡迎大家在我的“開心本人”公号或在開心書茶會群裡留言交流,一起分享,共同成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