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徐則臣《逆時針》
又一次讀徐則臣的小說,對他的語言風格和雙線叙事手法已經很熟悉了。《逆時針》是中篇小說,講述了主人公秦端陽和段總及其父母老段、老龐在北京的互動故事,探讨了家庭關系、代際差異以及人物在都市生活中的心理差異,展現了北漂一族的生存狀态和心理波動。
我理解标題《逆時針》,除了指老段等一群人在公園逆時針倒退行走鍛煉身體外,更多的應該是指老段老龐從老家來到北京後,他們的生活狀态和在老家完全不一樣了,因此他們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波動,一身本事無從施展的苦惱折磨着老兩口,最終老段堅定地想回老家,車票都買好了誰知他卻中風了。總之,好像所有的事兒都逆着他們的心意,這或許是小說的意蘊所在,我僅選取段總父母來北京後的生活談談我的理解。
段總父母老段、老龐來北京的目的很明确“來這裡不是為了過日子的,天底下沒有比看兒媳婦更大的事”。老龐放下行李,便急吼吼地想去看兒媳婦,兒子說人在醫院裡,老龐以為早産,急得想往醫院飛,兒子說在醫院保胎,還有半個月,老龐出了一口氣,這段把一個關心臨産兒媳婦的老婆婆刻畫得栩栩如生。可是,老龐心裡其實是不舒服的,因為她來之前是做足了功課的:其一、“把能搜集到所有針對孕婦的方子都寫下來,煲湯的、進補的,當然還有保胎的。十六開大白紙整整寫了六張”這下全白折騰了,因為到了醫院她使不上勁兒!其二、後文提到老龐是業餘接生婆,為了以防萬一她帶來了整套家夥“大刀子、小刀子,還有剪刀,磨得明晃晃的,一點兒鏽都沒有”,白搭了這整套家夥和她的接生技術;其三、老龐最惦記的、特意給兒媳婦準備的兩隻老母雞,那是怎樣的兩隻老母雞?“單喂。要麼到山上捉蟲子給它們吃,要麼在飼料裡拌中藥喂,老中醫配好的方子。大補,既能保胎,又能下奶”。這兩隻老母雞可謂精心飼養,投入了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當這兩隻老母雞好不容易帶到北京後,老龐煲好雞湯給兒媳婦送去,結果被告知“我從不吃雞”,老龐絕望極了。老龐一心想把最好的給兒媳婦,可是一件件好事貌似都那麼多餘,她心裡該有多失落,一種滿身本事無從施展的失落。
老龐做的這些功課很自然地成了無用功,她無奈地一一接受了,也沒有怪兒媳婦,可見她是通情達理的,來了北京後,她和老段經曆了哪些事情?
一、兒媳婦保胎期間,她倆去醫院看望兒媳婦,可是不僅啥忙都幫不上,還老礙人家的事,去了三天後,兒子叫他們别去了。為了彌補父母,兒子讓老兩口去打掃房間,這讓她倆很開心,老人家就怕閑着,可勁兒地幹活才舒坦。
二、孩子生了後兒媳婦在醫院住了半個月,這期間老兩口精心照料,過得很充實開心。雖然兒媳婦堅持喝進口奶粉,老龐想不開,可是她也明白“你是來幫忙幹活的,不是來拿主意的”;後來孩子取名,大名小名一個也沒輪着老段,這讓他放不下,面子上抹不開,“好歹幾十年的知識分子”;再後來,兒媳婦請了懂廚藝懂育兒的年輕保姆,老龐也解放出來了,這一解放難免閑下來,失落再次襲來。
三、老段習慣逆時針倒退走之後,好像适應了北京的生活。可是,“兩隻雞事件”後,他想回去了。在一次倒退走時,他摔倒了休克了,兒子把他送到醫院打點滴,他再次表示要回家。兒子拗不過他,給他定了票,可是臨走時他卻中風了,開篇明确說老段“一看就是好身闆”,這是在暗示什麼呢?
- 上一篇 讀高曉聲《陳奂生上城》
- 下一篇 寫作不必嚴肅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