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曉聲《陳奂生上城》
這部幾千字的短篇,就寫了一件事:陳奂生上城。上城,就是進城,再通俗一點,大約就是趕集。就這麼個事兒,高曉聲寫得卻很吸引人,亮點在哪裡?意蘊又是什麼?
首先,陳奂生為什麼上城?小說開篇就寫“漏鬥戶主陳奂生,今日悠悠上城來”。這句話簡單明了,交代了人物、事件。按我們現在的眼光看,進城是多麼普通的事,有什麼可寫的呢?因此,故事的背景很重要,這部短篇發表于1980年第二期《人民文學》上,可見那個時代農民上一趟城并不容易,尤其對于“漏鬥戶主”來說。“漏鬥戶主”是指常年負債的窮苦人家,享有“漏鬥戶主”的陳奂生為什麼上城?全拜托黨的好政策,農村政策放寬,他的日子好起來了:吃得飽,穿得新,囤裡有米,倉裡有糧。自由市場開放了,于是,陳奂生趁着農閑上城賺幾個零花錢,他提着一包自己做的油繩去賣,打算買一頂他向往已久的帽子。
其次,陳奂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默默無言”,就算跟别人聊什麼,也是“索然無味,等于不說”;“他又看不懂書;看戲聽故事,又記不牢”,因為這些,他總覺得比别人矮一頭,他自卑,他羨慕别人滔滔不絕地講。這樣的陳奂生,其實是普通農民的縮影:勤勞、憨實、質樸,幹活兒不惜力氣,過日子精打細算。生來木讷、拙于言辭的陳奂生,期待碰到一件與衆不同的大事講給大家聽,自己好神氣一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陳奂生上城經曆了什麼?油繩賣完後,滿懷欣喜的陳奂生因為沒戴帽子着了涼,雙腿發軟,渾身無力,竟一頭倒在火車站候車室的椅子上睡着了。等他一覺醒來,才知道他這趟上城可謂是奇遇記:縣委書記吳楚及時發現了他,扶他上了車,帶他看了醫生,安排他住進了縣招待所。
這部分是小說濃墨重彩的一筆,生動的心理、行動刻畫是亮點,也是小說的意蘊所在。陳奂生有着農民的淳樸、善良,他看着這“金碧輝煌”的房間,“立刻在被窩裡縮成一團……把鞋子拎在手裡,光着腳跑出去”“走近去摸一摸,輕輕捺了捺,卻不敢坐,怕壓癟了彈不飽”,一個面對新鮮事物戰戰兢兢又自卑的農民形象躍然紙上。陳奂生也有着農民的狡黠、狹隘,當他得知住一晚居然花了五元巨款時,他回到房間各種報複性搞了一連串動作:不拖鞋往太師椅上坐了下去,嘴裡還念念有詞“管它,坐癟了也不關我的事,出了五元錢呢”;用花枕巾洗臉;他要充分享受這個暫時屬于自己的房間,既然可以住到十二點,那就放心地睡吧,衣服也不脫了,倒頭就睡,“即使房間弄成了豬圈,也不值!”他可勁兒地造,一心想要把五元巨款用出它的最大效益。可是,他餓了,他盤算一翻,在還剩兩三個鐘頭時忍痛放棄了,買了帽子返程。這一波三折的心理活動,讓主角有血有肉了。
回家的路上,陳奂生終于找到了這次上城的最大收獲,也找到了五元巨款的最大價值:試問全大隊幹部、社員,有誰坐過吳書記的車?有誰住過五元錢一夜的高級房間?這五元錢花得值透!
從此,陳奂生神氣起來了,腰杆硬起來了,總算輪到别人羨慕他了,這一趟城上得值透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