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

今天是7月15日星期一,今日入伏,也是三伏天的初伏;在這個炎炎夏日,祝朋友們“伏”氣滿滿,“伏”星高照,“伏”如東海,平安喜樂,無病無災,祝大家幸“伏”安康!

2024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

老話說:“入伏三不做,一年病不沾”。為什麼這麼說呢?7月15日就是初伏,我們該如何度過一年中最炎熱的階段呢?一起了解三不做分别指啥?

我們都知道三伏天,它是一年中潮濕悶熱最為顯著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階段,這個三伏當中的伏,其實指的就是“伏邪”,分别是風、寒、暑、濕、躁、火,這六種邪氣,這些都是要避免的。

1.不做:貪涼 

進入三伏天後,

天氣非常炎熱,吹風,喝冰水,吃冰凍西瓜等等,都是人之常情。因為隻有涼的東西,才能讓人“重獲新生”,尤其是出了一身汗後,喝一杯冰飲料真的令人舒服。    但這其實是錯誤的,為什麼有人一到秋天就容易傷風或中風,就是因為三伏天運動過後,或者從高溫室外回來後,直接吃冰鎮西瓜,喝冰凍的飲料的原因。

因為高溫天氣,腸胃是比較脆弱的,很容易就邪氣入體,把壞病積累在身體裡。同樣的道理,一身汗的情況下,絕對不能對着空調吹。這樣容易造成身體内濕氣重,更有甚至會有中暑的症狀。所以,三伏天,

忌吃太多冷飲冷飯,忌空調對着吹。

2.不做:暴露

這種暴露的意思是,在三伏天,他們不知道如何掩蓋自己的關鍵部位,導緻寒冷進入身體。在《老恒言》中記載:“雖然夏天很熱,但葛布必須有一個短的半臂來保護他的胸部和背部。”為什麼有些人,在三伏天後,膝蓋、腳踝、頸部、腰部等位置疼痛變硬,或胃不适,關鍵是因為貪婪的寒冷,冷到腹部或背部。

3不做:飲食不規律

飲食有節,不要貪涼,三餐規律,保持健康。不要因為天氣炎熱,我們有的時候沒有胃口,就打亂飲食的節奏。吃飯不要過于辛辣,尤其是不要涼的和辣的一起吃。

人,一旦飲食無節制,暴飲暴食,會傷胃;長期不吃,沒精神。保持飲食有節制,才會讓自己保持健康。

初伏即将來臨我們必須跟随季節的變化,保護身體的氣和血,同時三餐有規律,不進寒涼。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