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

 “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出自《道德經》第03章,意思是說:聖人的治理方式就是:弄虛心願,充實腹肚,弱化志向,強化筋骨。

有效的治理方法,不是樹理想,而是飽腹肚,不是立志向,而是強體魄。物質決定意識,存在決定思維;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吃飽飯後形成的思想通常才是睿智善良的,饑餓中産生的想法多半是狂妄野蠻的;健壯時的想法是靠譜的;軟弱時的願望是虛妄的。生存是首要的,心念是次要的,體魄是基礎的,志向是浮萍的,所以,治理要從基礎做起,從物質做起和從實事做起;饑寒交迫難以策劃謀略;弱不經風無法建功立業。

做事要靠資源,能力和技術;不靠理想,抱負和志向。創業要憑資金,關系和人才,不憑膽量,野心和計謀;沒有實力的計劃都是空談,胡扯和瞎說;沒有資源的策略都是欺騙,忽悠和蒙人。資源靠協作,能力靠學習,技術靠磨練,而前提必須要衣食無憂,身體無恙和精神無缺。老闆首先要喂飽員工,給足待遇和配齊裝備,才能要求他們沖鋒陷陣,勇往直前和拼搏奮鬥;領導關鍵要使民衆安居樂業,讓社會和諧平衡和讓百姓得到保障。一切有效的管理,運行和操作,必須建立在讓員工吃飽,喝足和健康的基礎上;才能取得實際效果。半夜雞叫是愚蠢的,惡意克扣是野蠻的,辛苦勞累是兇惡的。一切願景,使命和價值觀的教育,必須建立在待遇好,環境好和裝備好的基礎上,才會有實際意義,艱苦奮鬥是剝削,忍饑挨餓是壓迫,宏偉藍圖是欺騙。

治理法則和商業邏輯是一樣的,老闆有錢了才能創業,員工吃飽了才能幹活,客戶感覺到了價值才會訂貨;如果反向操作,為了有錢去創業,多數都會失敗,有些還會犯罪;為了吃飽去幹活,多數都會偷懶,有些還會破壞;為了關系去采購,不是腐敗,就是貪污。

管理自己要從身體開始,首先要搞好自己的飲食,起居和健康,其次搞好學習,鍛煉和成長;然後搞好思想,理論和覺悟。節衣縮食是錯誤的,廢寝忘食是愚蠢的,癡心妄想是瘋狂的。帶領團隊要從員工開始,首先要給足待遇,條件和裝備,其次搞好知道,教育和訓練,然後提高思想,格局和境界。克扣待遇是錯誤的,省略培訓是笨拙的,整天畫餅是欺騙的。治理社會要從民生開始,首先要搞好經濟,提供保障和改善環境,其次提供崗位,工作和業務,然後鼓勵進步,促進發展和指明方向。不要目标導向,不要理想教育,不要畫餅許願;而要解決具體問題,滿足實際訴求和改善顯示條件。

用畫餅激勵起來的多數都是愚蠢的,狂妄的和笨拙的;在吃飽後,健康時和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優秀,高級和卓越的,才是真正的人才,精英和大師。宣揚苦大仇深,廢寝忘食和玩命拼搏就能取得成績,成就和成功的人,不是傻瓜就是壞蛋;因為,成長和進步,依靠的是資源,技術和方法,而非憑借的是節衣縮食,懸梁刺股和廢寝忘食。縱觀曆史,通過這個方式,進入上層的,很多人變成了貪官污吏,奸臣佞人和暴徒惡煞。

搞政治,搞理論和搞學問應該是吃飽了撐的,才有可能産生價值;開拓者,創業者和發明者應該是事少了閑的,才有機會取得成功;做領導,搞管理和當縣長應該是錢多了燒的;才有底氣保持正義。野獸吃人,庸人犯傻和壞人作惡本質上都是餓極了;科長惹禍,老闆逢兇和首領招災根源上都是欲大了,也是饑餓的基因記憶造成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