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弘一法師《格言别錄》—處事大忌急躁

最近在看一本書名為《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弘一法師的人生智慧》,其中有很多的箴言都有利于修心。

比如,裡面提到弘一法師《格言别錄》中有句話是: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狀況,事情大大小小有時會蜂擁而至,但是事情歸事情,倘若凡事都要去抓,總是做不完的。關鍵是做事情的人,要随時調整好心态,思路清晰,靈活化解。

不急躁,也是在修一顆守靜的心,有了靜,會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守住心神,随時觀照到自己哪裡有做不妥當的地方,不纏繞在對錯是非的糾結和推脫中,才可能快速回到積極的狀态裡。

不急躁,也是不急于求成,用平穩踏實的心态做事情。即使是勤奮,也不要别人覺得,而要自己内心真正覺得。

在學會自省方面,弘一法師《格言别錄》裡另有一句話是:“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臨事須替别人想,論人先将自己思。

這亦如孔子說的:“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有些時候,人們也許會覺得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不易做到,但是如果真實踐到生活中,會體會到,這樣反而是對自己心靈最好的解脫。因為當人陷入談論他人是非中時,内心積極的力量會相應削弱,心情也沒有變得更輕松,而且很多是是非非并不一定如自己想象那般,常常也有誤解存在。

再細想,事情的發生,是很多的機緣巧合一起的,即使看到某個人錯得比較明顯,也不代表其他人以及自己就沒有錯,隻是有人在代自己受過。所以最好不要割裂來看待。

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和反思,會發現,很多時候人們的出發點可能不同,但是從發心來看,多數是好的,是想讓自己變好,想把事情做好,想與他人好好配合。即使遇到了障礙,開了小差,心底還是有一份向好的願望。

看到他人的發心,可能是通過生活細節方面去留意到,但是看自己的心,則是要時時地覺察。

弘一法師《格言别錄》中還有一句話是: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群居,守口;獨處,防心。

當一個人自己獨處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起心動念看似沒有他人知道,身處的空間也可能沒有看到他人的眼睛,但是自己的内心是要長眼睛的。

曾國藩說:“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内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

由此看到,其實很多修行的内容都與心安有關,不急躁是安,不論他人非是安,慎獨自省亦是安。

關于心安的文章,往期也寫過,比如有容則心安(有容人之量,容他人也是容了自己不安的心),心安理得(一輩子求心安理得,不取不義之财,不求不義之貴),心安不止是修定力(心安是在于生活中不斷精進自己,獲得把事情做到合理妥當的智慧)等等。

心安是良知,是福。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