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鄙事是一種好的磨練—南懷瑾老先生

人的很多定力,是在做事中修煉出來的。事情看似有貴賤之分,但是無不在磨練人。

今天看到南懷瑾老師的一篇文章中寫到一段關于孔子的内容。有人問孔子天下的學問,你為何都知道?他曾講過一句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這是孔子客氣的回答,很謙虛。他十二歲成孤兒,就要管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人生各種經驗都經曆過,放牛、放馬、放羊、收賬、收稅,他都幹過。“鄙事”是最低賤的事,其實是最高的學問。所以這個人生啊,能多做鄙事是一種好的磨練。現在我常說,我們這一代青年太享受了,理想很高,萬事不會,米面怎麼來的也幾乎不知道了,這個是很危險的事,所以人生要多曆練才行。(此内容摘自《南懷瑾:忘記一切外界影響,你就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從中受啟發,不可小看生活和工作中的鄙事。有時候會讀到高修行人的故事,他們的生活中依然會有常人做的看似很基本的灑掃應對的工作,而且做起來都很認真,日複一日地堅持,養成了好的習慣之後,内心的雜塵也一同清理了。

小事情有小事情的困難,大事情也有大事情的障礙。如果能在小事情上通過考驗,心性慢慢曆練出來,在面臨大事的時候,自然更能堅忍應對。

由自己的經曆,反思對孩子的教育,感悟到小事情要放手讓孩子們去練習着做,即使做錯了,成本也不會太高,晚錯不如早錯。把一件小事情堅持做好的習慣和品質,會延續到其他的事情上去。

比如昨天,晚飯後,讓孩子幫忙把菜用保鮮膜封上。這次的保鮮膜是沒有預留的分割線,需要手動割斷,孩子沒有借助工具,在做的過程中,把菜汁弄灑了,他的腳上,拖鞋上,地上都灑上了。瞬時有點混亂,隻好先去洗腳刷拖鞋,再擦擦地,回來就坐着不動了,有點沮喪,我跟他說沒事,接着給弄完,建議他借助下剪刀。

這時,他雖然有點不情願,但是還是起身堅持徒手給弄好了。這件事情也算完成了。

通過觀察看到,其實孩子也想把一件事情好好完成,之所以遇到意外心情變消極,或許還是因為做地少。因為經曆地少,失敗地少,磨練不夠,就可能會被一件小事就絆倒了。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像封保鮮膜的事情一樣,行動之前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小事,無關緊要,做不做都行,當真行動起來時,又希望能一氣呵成地順利完成,但是往往卻發生小插曲。比如,菜汁灑出來,盤子打翻了,或被他人帶走注意力了等等。如果在小插曲後還能回來,繼續把事情做完,從内心來說,也是完成了一個小小的心路曆程。

而大的事情,常常是這些小事情的升級版。如果在小事情上修好這顆躁動的心,在面臨大事情的時候,大體是可以通用的。倘若總是遇到挫折就放棄,也會成為習慣,在臨事時可能會慣用這樣的模式,最後内心的價值感也是比較低的。

人生中,順是驚喜和感恩,不順是平常和考驗。假如是真的追求道,道是片刻不會離開的,不論是在順還是不順中,亦不論是在獨處還是群居中。

平時,最能驗證修行成果的常常是家庭中的關系。比如,和孩子在一起,他們是自己的影子,你了解他們,他們可能也知道你的薄弱點,有時分分鐘能讓人炸毛,那一刻,内心的很多未被覺察到的意識浮出了水面,方知,此時,才是修行的開始。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