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沒有批評)書評《大衛上學去》

...

繪本《大衛上學去》

        “大衛三部曲”堪稱經典,每一本都讓幼兒開懷大笑。《大衛不可以》說的是在家庭裡不可以做的事;《大衛惹麻煩》說的是大衛為自己惹的麻煩找的各種借口;而《大衛上學去》寫的是大衛在學校做的各種不恰當的行為。

        誇張的動作和圖畫,讓幼兒愛不釋手,幾乎每一頁都能引起全班的哄堂大笑,更有趣的是看到一個畫面,有的小朋友就會說某個小朋友就像大衛一樣如何如何。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是非能力,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不該做。當老師看到大衛在課桌上畫畫時,讓他放學了留下來。留下來做什麼呢?有的小朋友覺得會被懲罰,罰站或不讓回家;有的認為會讓他打掃衛生;有的認為會讓他擦桌子。當翻開下一頁時,所有的小朋友都瞪亮了眼睛,紛紛被圖畫中亮晶晶的桌面吸引了,原來老師讓他留下來是要他把所有的桌面擦洗幹淨,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的話,顯然深度不夠,這隻不過是一個懲罰教育的例子,可貴之處就是最後兩頁,一頁是老師獎勵給了大衛一顆星,誇他做的好,可以回家啦!這是一種正面的積極教育。最後一頁是大衛高高興興、手舞足蹈地回家去了,家裡還有等着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夥伴呢,最後的定格是其樂融融的場景!這是教育後幼兒的感受。

        前些天在翻看《教育學》時看到這樣一段話:對待問題行為,教育要把握三個原則,第一,愛心為前提;第二,适度為準則;第三,做好心理輔導。其實,對于淘氣調皮的孩子,大多數老師或家長都能做到前兩點,但第三點心理輔導,卻往往被忽略。幼兒犯錯是很平常的,更是不可避免的,教育不是教訓,不是說完了就結束了,教育一定要有“育”的效果,而這個“育”在我看來就是心理輔導。批評完了,還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會被批評,讓幼兒知道即使批評你了,老師也是喜歡你的,隻是老師希望你能做的更好一點,這樣的批評才是有效的,才不會讓幼兒心有芥蒂或不解,甚至逆反。故事中的老師通過讓大衛擦桌子,一方面可以讓大衛知道犯錯了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适當的勞動将大衛體内過剩的精力排解出去。雖然大衛在其他方面很讓老師頭疼,但并不能因此斷定他一無是處,你們看,勞動最光榮,擦的這麼閃亮亮有幾個小朋友能做到呢?所以一顆星星的獎勵是一定要有的。這個獎勵是對他做的好的一方面的獎勵和強化,也讓大衛從擔心害怕的情緒中走出來,可謂兩全其美。

        教育必須要有表揚,因為表揚更容易讓人接受和行動起來;教育必須要有批評,沒有批評,那表揚就會變得毫無意義;教育也必須要有心理輔導,将消極的思想和情緒排解出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态。

      書名:《大衛上學去》文/圖:[美]大衛·香農翻譯:餘治瑩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