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心體之光------《教條式龍場諸生》讀後感

追尋心體之光------《教條式龍場諸生》讀後感

王陽明被貶後,發配到萬山叢薄,苗獠雜居貴州龍場驿丞,獨居在此,潛心悟道,得心學之大成,于是開始龍場講學。這篇文章就是他提示學生進德修業的教條,猶如今日的校規。王陽明對學生以四事相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這四項規勸猶如心體之光,簡單而中肯,當成為緻良知的法則,煉心境的準則,我決心以四事相規作為學習陽明心學的努力方向。

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

“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這些警句即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鞭策。細細思之,既然做出了正确地選擇,就應堅定地走下去,成人達己,明志立身!在聖賢指引下,克己省察,立下三志:

一是立成事之志。我立志做一名學識足,見聞廣的人師,以己之學做學生成長的啟蒙者和陪伴者。老師在很多方面是學生成長的啟蒙者。老師的觀念和認知無形當中影響着孩子的發展。在與學生相處中要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要以身作則,做學生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啟蒙者和陪伴者。

精彩的人生要有明确的方向。目标明,方向準,動力強。志如明燈,指引方向,給人以力量。人生漫漫,上下求索,唯有明燈,引領前行,或一路高歌,或披荊斬棘。無志如燈滅,極力張目,無路可視。志如舟之舵,馬之銜,師不可不弘毅!

二是立聖賢之志。我立志做一名存天理,緻良知的明師,以己之能做學生成長的指引者和見證者。志有高低之别,大小之分。“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将近30年的教齡,幾經摸爬滾打,對教育的本質看的愈加明了。30年雖然沒有多少成就,卻還能看到教育應有的樣子。用心裡的那一份良知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努力做到讓教學隻為學生服務,讓活動隻圍繞着學生開展。為學生成長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不弄虛作假,不曲意迎合,不随波逐流,不人雲亦雲。越簡單越快樂。

三是立為善之志。我立志做一名明心體,無私欲的善師,以己之念做學生成長影響者和踐行者。志亦分善惡。“人之初,性本善。”心存善念,立志為善,達己利人。萬裡之行,始于足下。真心希望自己能夠有滴水穿石的決心,鐵杵成針的毅力,積矽步至千裡的行動,成為學生心目中心存良知,無私欲,無雜念,值得信賴的友師。

勤學

勤學,是指勤奮努力學習。勤是盡力多做或不斷地做(跟“懶、惰”相對);學指讀書學習。勤學是立志的提升,“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志立便會發奮求學,便會朝着目标努力奮進。

勤學是一種态度,是恒心與毅力的表現。既定下了學習的方向,就應遵循學習的規則,加入緻良知線上學院,就應按照要求去學習,聽、讀、思、悟、寫,這一系列的步驟,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讀原文,細讀批注,但思悟不足,理解不透。于是堅持每天反複讀,反複思,反複悟,每天對文章的理解都在不斷的加深,不斷的提升,對照之前,隻是量的累加,卻忽略了質的提升。這幾天結合自己的言行得失,撰寫每日踐行心得,對文章漸漸地感覺透徹、深刻。

改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認識錯誤是一種勇氣,改正錯誤是一種能力。每日自省,省己之過:“有缺于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詐偷刻之習者乎?如是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行無過矣。”

作為一名教師,更應具備反省能力。每日與性格迥異的學生打交道,能不能一視同仁,不偏不倚?每日傳道授業解惑,能不能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每日上課備課批改作業,能不能做到盡心盡責,一絲不苟?每次面對教學幹擾,面對瑣碎的事務性工作,能不能挺身而出,仗義執言,敢于說“不”!

躬身三尺講台二十餘載,也曾經發過光,散過熱,為教育做出了一定的奉獻和貢獻。已過不惑,其真不惑也?近幾年來,為晉升,努力拼,奮力幹,有成績,能奉獻,又算啥?實實在在的付出,卻不敵某人一言!心中百般不滿,萬般不甘,卻不得不低頭事權貴。一場大病讓我用生命的代價看透了人情的冷暖,心中卻活的愈加清晰,愈加明白:一心為名名不來,一味逐利利不至,唯求靜心甘做一教書人。願此心明了,願此心不濁!

責善

“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對待同事和朋友,要盡自己的忠愛之心,用委婉恰當的方法,讓他們接受正确的建議。

小馬是一位剛入職不久的年輕教師,工作量不足,卻不知其害。去年就因工作量不足不能參與評優樹先。今年工作量仍不足,學校分給她任務時,她以孩子小為由拒絕了。大家知道後都勸她不要因小失途。

我擔任多項工作,工作量遠超學校标準。即為小馬,也為自己減少工作壓力,決定教研組長讓給她。即使這樣,根據學校要求她還差3-4節課才能達到最高要求。

在我提議後,小馬老師的搭檔不知是怕小馬累着,還是怎麼着,她也站出來勸小馬,但勸的方向卻相反,說:不用管,多上課也沒什麼用,得不到榮譽什麼什麼的。這一勸,本來猶豫不定的小馬,更不知如何是好了。好在明白事理的老師占據了優勢,在老師們的熱心解說幫助下,幫小馬補全了工作量。

“悉其忠愛,緻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我們要做人向善,更要勸人向善。

我對王陽明的四事相規認識比較粗淺,每當克己内省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心在事理面前始終無法平靜,隻能通過不斷地沉練,磨練心境,提升修為,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追尋聖賢之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