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探》‖做警察就一定要正,一定要有原則

《狂探》,長篇小說,作者呂铮,北京警察,中國作協會員。

...


趙順因為控制不住情緒毆打了犯罪嫌疑人,而後被上司莫名其妙的冠以精神有問題的病人,趙順百思不得其解;正毅公司的法人代表任毅除了偷稅漏稅的問題,還有經濟詐騙的嫌疑,為什麼總是在趙順取證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失敗了呢;被當成精神病人囚禁在精神病院,案子不但辦不成還險些被暗殺,這世道究竟是相信精神病院外的謊言世界呢,還是該待在精神病院内呢?至少這裡的人都說的真話;算了,履行好警察應盡的職責,遵從本心,如果外界不适合我,那我就去适合我的清淨之地……

...


讀完本書後,我可以把書名中的“狂”這個字理解為“瘋狂”,而書中“瘋狂”又有幾個意思!

一,身體出現精神異常的病症。

因為工作精益求精,常常會壓抑自己的各種情緒和欲望,甚至不惜奉獻自己的家庭與身體健康來履行作為警察的職責和使命,所以故事中的主人公趙順最終選擇了一個說真話的世界。

也許是他因這些精神異常的病症不得不選擇那裡;也許他不想在一個信奉說假話的社會中掙紮,他是那麼倔強,但他的确是對的。

二,逃出精神病醫院。

因為辦理案件,他不得不幹出瘋狂的事件,比如逃出精神病醫院,如果不這樣,案件就有可能失敗,對于耿直的他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的。

三,辦案時采取瘋狂手段。

審理案件時,他使用了瘋狂的手段:背着上級暗中調查取證,甚至對嫌疑人采取瘋狂手段。

...


以上就是我對于書名的理解,然而在書中,我還讀到了幾點發人深思的東西。

警察應該履行的職責。

警察這個角色在社會中承擔着重要的責任,他們既可以抓捕壞人,同時也有可能抓錯好人,所以是把雙刃劍。但隻要遵從一條原則:那就是履行自己的職責,堅守自己的原則,那麼再混的水中也能摸到逃跑的魚兒。

奇怪的社會現象。

本書中有一個很強烈的對比,現實社會中有人都說假話,但卻被尊為真理;精神病院内有人說真話,卻沒有人相信!到底我們應該相信哪個世界呢?

揭露真實人性。

本書的主線就是趙順辦的正毅公司的案子,随着案件的進展,牽出了一系列與案件相關的人物:他們分别是貪心的銀行行長石雷、野心勃勃的公司老總任毅、警界新人小呂、警界老将老馬、沒有實權但還善良的探長羅洋、執行機密任務的劉權、秉公執法的周濟廣以及充滿正義的羅醫生等。

他們各自為了利益而行事,最後貪念深重者失去了一切,而無欲則剛的趙順等人最終赢得了這場欲望的持久戰。

當然,在趙順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小呂也曾退縮、逃避過,但是不能怪罪他的無情,因為自私是人的本性,隻要他最終能夠突破人性的枷鎖,站在正義的一面,就應該被贊揚。

...

...


那麼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狂探”的背後是什麼造成的?

我覺得是由畸形的社會造就的。在這個社會中,充斥一群滿嘴謊話、道貌岸然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最終損害的是人民的利益。在這個社會裡,隻要你說的話符合某人的利益,你說的就是對的。

最後,我想用老馬對小呂說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做警察就一定要正,一定要有原則,不光有自己的原則,還要有大原則,要做到問心無愧才能經受的住考驗。無欲則剛的基礎是什麼?是心胸的坦蕩!是非黑白,是沒有中間地帶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