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讀書15個月,分享我的讀書方法

鄭重聲明: 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平台公号,帳号:愛上一卷書,文責自負。

我通過浏覽自己過往的讀書筆記發現自己的讀書習慣是有迹可循的。從前我的閱讀是迷茫且盲從的,這裡面不乏功利心。

在經典名著上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閱讀,逐字逐句地讀,遇到名詞我會摘錄,盡管這看上去好像挺用心的,實際上卻容易走入誤區。

我太想要得到結果了,往往就是無功而返。因為太想要獲得進步,将閱讀所得運用到自己的小說寫作上,反而适得其反。

很多書都是讀到一半就讀不下去了。現在回想起來,不是書的情節無法吸引我了,而是我自己的做法太消耗自己了。讀書目的性太強烈,就容易招緻倦怠心理,時間長了,就容易反感。

過去,是我誤會了閱讀,閱讀本身應該是一件單純的事情。

而如今,我從2023年開始重拾閱讀,到現在保持每天閱讀,不知不覺之間也形成了自己的讀書經驗,我的讀書方法就是浏覽式閱讀,并且不給自己限定每天閱讀的本書,可以穿插幾本書一起閱讀,一本書不必規定幾天閱讀完畢。

在讀書上,我不求甚解。不做伸手黨,也不一味地跟随作者的思想走。如果說寫作是一種與自我對話的途徑,那麼閱讀經典則是與聖賢“對話”的渠道。閱讀到一本好書就如同與聖哲豪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交流。

閱讀撫平了我日常生活當中偶爾升起的那些讓我煩躁的情緒,獲得了一些安靜、獨享的時刻。

羅翔說過,“在讀書這件事上,我是一個機緣論者。所謂機緣論者,就是把讀書這件事情看作談戀愛,需要合适的打開方式,需要在合适的時間和地點,以某種有一定偶然性的方式發生。”深有同感,閱讀除了找對方式,也需要合适的心境。這個我屆時再寫一篇文章來談。

我選擇在互聯網上公開寫作,并且堅持每天更新,一方面是為了與書友讀者建立鍊接;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養成良好的閱讀以及寫作習慣。

閱讀與寫作這兩件事恰好都是組成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每天在平台上更新一篇文章就像回到了童年,在儲蓄罐裡投下一枚硬币那般令我心安。

到如今,越來越多的書友朋友通過這個平台添加我為好友,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但都對讀書和寫作有着濃厚的興趣。

有一些書友朋友喜歡閱讀但是無法堅持閱讀;還有一些書友朋友習慣了碎片化閱讀,沒有更多的精力完整閱讀一本書籍。但是無論基于何種前提,大家可能中途一度停止了讀書,但從來沒有放下過這個興趣。

因為我始終堅信,同類人,同頻的人,總是會一次又一次在文字裡相遇,并且收獲前行的勇氣。

我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我能影響一個人是一個人。我所能做的事情很小,就是表達内心真實的想法,推薦我喜歡的書籍,這力量雖然微弱,但是我比誰都相信堅持的力量。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