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論語人生》第三季1
寫在前面:
對不起,我遲到了。
人們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聽起總覺得是一個堂而皇之推搪理由,可是置身其中時才知道身不由己是多麼的無能為力。
本來計劃從6月起每周兩更,可是半個月過去了才終于能再次拾起這本《論語》,心中不禁感慨,成年人的世界想靜下心來好好讀本書,靜靜碼幾個字的确是件很奢侈的事。
有朋友問我:你不是專職寫作嗎?怎麼會沒有時間?
在此,我需要對關注我的人介紹一下自己。
我并不是一個專業的作家,像很多為了能活得好一點而四處奔忙的人一樣,我也每天應付着各種眼前的苟且。管着一個幾千平方的建材商場,負責幾家公司的員工内訓,同時我還是一位心理咨詢師和天賦規劃師,有着一批固定的咨詢客戶,且客戶在不斷的增加......
看到這裡,或者你會覺得有點誇張。沒錯,在以前,我也會覺得一個人不可能這樣活,可是現在的我,真的因為自己的不斷學習和多年的工作經驗累積完成了這一切。
同時,在自己成為一名天賦規劃師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人和人真的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是博學多才型還是專注精深型,是取決于個人的天賦的。而我恰好屬于前者,因為這個天賦,再加上自己早年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很早就掌握了一套快速學習的方法,并且通過自己的不斷踐行,讓自己的知識面跨越了很多個行業和知識領域,且可以融彙貫通的運用。而讀書就是我自我精進的手段之一,寫作則是我整理思維記錄靈感的一個方式。
生活紛亂嘈雜,很多人都很容易在營營役役中陷入一種渾渾噩噩無法自拔的迷茫。我也曾經慌亂而茫然,每天忙得筋疲力盡卻收獲甚微,也曾經心懷怨怼,埋怨際遇的不好,命運的不公。所幸,内心中不曾失去過對自己的反思和批判,也不曾拒絕過對自己的糾正和調整。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讀書和學習。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得以開始了對國學經典的學習!這幾年,所讀過的國學已經滲透進了我的思想也滲透進了我的生活,影響着我的一切。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抱着學習的目的翻看了幾部商業經典電視劇,裡面的主人公在遇到人生瓶頸的時候,無一例外都受人指點看了《論語》,且都因從中受到啟發,改變了人生。
每次看到《論語》在劇情中的出現,我都心生慨歎,一個人會走什麼路真的與他的思維構建很有相關,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不是出生,更不是容貌性别,而是思維模式的不同。
所以,我還是要好好繼續讀書,繼續思考,繼續與大家探讨論語人生。
《論語.顔淵篇》第一章: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顔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解析:
顔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卻制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上來,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有仁德。實行仁德要靠自己,唯道是靠别人嗎?”
顔淵說:“請問實行仁德的具體途徑。”
孔子說:“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事不聽,不合禮的事不言,不合禮的事不做。”
顔淵說:“我雖然不聰敏,請讓我照這些話去做。”
說來也許您不信,關于這一章的理解,我足足用了十天的時間,甚至差一點讓我放棄了将《論語》繼續讀下去的想法。
究其原因,就在這一個“仁”字上。
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大大的推崇“仁”,包括《傳習錄》在内,前面我已讀完了那麼多讨論“仁”的文章,也做了很多關于“仁”的論述。可是在讀到這一章時,我突然想起了《道德經》中的一段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這段話最後一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中,老子很清晰的告訴我們,當天下已失去了“道”和“德”,人才會開始追求,也隻能追求“仁”。
按照這個邏輯,“仁”其實不是這世間最高的境界,也不是聖人所處的最高境界。可是孔子卻憑一己之力将“仁”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讓世人都在求仁的路上不辭辛苦,上下求索。如此,儒家思想的高度也隻是止于“仁”了,相比道家的境界整整差了一個階層。如果是這樣,我還看它幹嘛?不如回頭再去把《道德經》多讀幾遍!
相傳孔子曾問道于老子,且在問道結束後大贊老子的智慧,可是為何他卻将對世人的教導僅僅停留在“仁”這個層面呢?
因為這樣的糾結,我原本早早想動筆寫的文章,一延再延,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去說服自己去認同孔子所強調的這一切是最有益于提升人的思維和品性的。
這幾日,因為各種原因,跟不同的人做了很多不同領域不同層面話題的溝通和探讨。在這些談話的過程中,我突然感覺這既像是一場對自己思維的梳理,又像是一次對自己知識架構的檢驗,更像是一次對自己人脈圈中所接觸的人的評級。也恰恰是這些談話意外的讓我突然把《顔淵篇》第一章的這個結打開了。
譬如我們談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時,我們經常會談到這樣一個說法:彼此成就!在聽到這個四個字之後,很多人都會贊同,但是所表現出的态度卻是完全不同。
有些人會說:“對的,首先自己一定要能夠為别人提供價值,創造機會,給予幫助。”這種人首先想到的是付出,他們的“彼此成就”是建立在自己的善念和誠意之上的。
有些人會說:“是的,如果對方有實力也願意奉獻資源,能為我們帶來效益,當然我們也要回報對方。”這種人首先想到的是得到,他們的“彼此成就”是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上的,是一種交換。
還有一些人會說:“什麼彼此成就,不過就是個幌子,無利不起早,誰會白白幫你呢?還是先顧好自己,别人的事就看緣分,能幫就幫,不能幫也不要勉強。”這種人根本就不相信“彼此成就”這一說,于是你也無從說起,即便是說了他也隻是會讪讪的看着你笑。
再譬如,我們談經營管理中數據庫建立的重要性,這裡也會有一個說法:數據分析能夠影響你的戰略決策。聽到這個說法的人也會有很多種态度。
有些人會說:“非常重要,所以從經營之初就要開始重視數據的記錄和分析,并且要盡可能持續的保證數據的精确和有效性,為經營管理做出指導,花多少精力都不過份。”很明顯,這樣的人深谙經營之道,有風控意識。
有些人會說:“有數據庫好是好,但是投入的成本太大,在條件還不成熟的時候,還是先不要搞,等金錢充足和時機成熟的時候再來做也不遲。”他們說得合理嗎?合理!先生存再發展嘛!可是,按照這樣的思維方式,往往後面是很難再去想這個問題了,即使想!也要經過很漫長的階段才有可能做出來,有些甚至會半途而廢。
還有一些人會說:“那些東西就是個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沒啥意思!數據都分析過去,現在和過去是不一樣的,隻要有錢賺,做好現在就是了,何苦那麼麻煩看過去的數。”這種人,沒有例外你也不用跟他講了,分分鐘還會跟你擡杠。
不管是在哪個話題上,第一種人便是認知層面在“道”的人,他們的初心就很好,有了這樣的思維,他們自然會去找方法,制定标準,最後去好好的執行并實踐。
初心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就是“道”,格局決定了思維,思維就是“德”,思維決定了行事的方式和準則,也就是孔子說的“仁”。
第二種人缺乏的就是格局,于是思維的方式隻能從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卻不具備“德”的慈愛。既然沒有了“道”和“德”的高度,他們的行事方式和準則會因人而異。如果要跟這樣的人去讨論“道德”也難免牽強了些,唯有求“仁”。給他們行事的準則和規範,告訴他們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如果想獲取利益,希望他們不做逾矩的事,以保證不出問題。
“仁”就是制度、方法、規矩,如果可以,希望人們能通過長期的遵守好的行為準則,開悟進入“道”的層面,假如不行,最起碼,也可以成為一個合乎規矩的人,做合乎規矩的事,不能成為引領者,最起碼能成為跟随者吧!
而這第三種人,就是我們最不能強求的人,不能跟他們談格局,格局在他們眼裡啥也不是。也不能跟他們談制度規範,這些都被他們視為多餘的,是一種束縛。隻能在基于得到的基礎上跟他們談基本的義務,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最基本的尊重而已。不需要他奉獻,也不要奢望他進取,隻要能聽話照做就好。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區别真的在于思維的不同。
能理解“道”的人,自然會去調整自己的“德”與之相匹配,進而尋找标準和方法,層層反推,最終落實到每一處細節成就自己的“道”。
而看不見“道”的人,隻能基于自己的認知層面向上摸索。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過就是知書識禮,先立自身,再達人濟世,再進方有可能平天下。
兩相對比,老子講的“道”是生而知之的倒推之法,而孔子說的則是學而知之,困而知之的人向上攀爬的精進之途。生而知之的人不多,學而知之、困而知之的人卻比比皆是。而這“仁”字恰好是進階的瓶頸,突破了便是聖人,過不了,能守住也能做個賢能之人。
縱觀古今,聖人不易得,賢能之人卻時時有。皆因這些人能謹記“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原來,不是孔子不夠高級,隻是他明白聖人可遇而不可求,而好人也不易做,于是他教給世人一個最簡單的心法:能不能做好事先不管,首先不能做壞事,不傷害他人,便也算是一種好了。
解析完這個道理,思維豁然開朗,聖人有聖人的道,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先做個與人無害的人,其他的再慢慢修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