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碎到廣州去(二)
跟随艾揚格國際教師彼得.斯科特學習,雖然是開啟新的篇章,也是一次轉身。
我相信,每一個決定轉身的人,都在風裡站了很久。
忘記了在哪裡看到一句話:一個人的覺醒,1%靠他人提醒,99%要靠千刀萬剮。
有點不敢苟同。我認為,應該是100%的要靠千刀萬剮。
社會就是個修羅場,會打碎所有的憧憬,感情的幻想,會一根根拔掉所有的鋒芒。它才會猙獰大笑,才會滿意。
一間小小的瑜伽館,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善良要帶鋒芒,因為自古就有“畏威不畏德”之說。
而當渾濁成為了常态,那光明就是一種原罪。
也曾無數次問自己,究竟想在瑜伽裡得到什麼?真的要一直堅持教授瑜伽嗎?學習瑜伽的初心又是什麼呢?
不是想成為一名習練者,自覺、自律的習練者,借助瑜伽,提高覺知,由外而内,走近智慧的殿堂嗎?
瑜伽隻是工具,是渡河的筏。而不是溺水時的稻草。
所以,目光可以越過河流和山丘,看得遠一些,更遠一些。
所以,可以轉身,要支棱着站到更高的地方。
所以,弘一法師說:“越善良的人,到最後越無情。”
因為該做的,該忍的,都已經做到問心無愧了。
哪怕最終沒有得到認可和回應,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也沒有什麼可以回頭了。
曾經對别人好到極緻,現在也終于可以無情無義了。
從此隻為自己,微芒成炬,拾光築夢。
- 上一篇 往事看淡
- 下一篇 讀書系列41-建設有意義的人際關系的幾個小案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