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地瓜幹

紅薯也叫地瓜。紅薯是學名,規範正統;地瓜是别稱,親切順口。

農曆九月初,梯田裡的地瓜可以收獲了。秋季最忙的時候到了,人們要種小麥、收地瓜。收獲的地瓜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儲藏起來作為冬季的口糧,一部分曬成地瓜幹作為明年春夏的口糧。

村裡的小學也會放假兩個周,叫做“秋假”,讓孩子們回家幫父母幹活。

我和弟弟上小學的時候,家裡也種了地瓜,也要曬地瓜幹。曬地瓜幹最怕陰天下雨,曬前一定要聽天氣預報選好天時。晴朗的天氣,三天就能曬幹。

早晨,我們全家人早早起床,吃過早飯。父親擡頭看天,天空晴朗,紅日東升,決定今天曬地瓜幹去。

我們帶上工具來到地裡。地瓜秧匍匐在畦壟上,互相牽繞着,把地面遮蓋得嚴嚴實實,像一片碧綠的湖。瓜葉上沾着一層薄薄的露水。

我們分工合作,我和弟弟割地瓜秧,父親刨地瓜,母親用擦刀擦片。不多一會兒,露水便沾濕了我們的衣袖和鞋子,濕漉漉的,有些冰涼,有些沉重。

割完瓜秧,母親已經擦出許多瓜片了。我們把瓜片撒在地裡,一片一片擺開,讓每一片都能得到陽光和風兒的照顧。太陽升高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知不覺地,沾濕衣袖和鞋子的露水被陽光召喚到空中去了。冰涼和沉重又變回了溫暖和輕松。

快到中午了,地瓜曬了一半。收完地瓜的土地上被瓜片覆蓋,一片純淨的白色在陽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剩下的地瓜要換個地方曬,曬幹以後磨成面,用來做饸絡,所以在曬的過程中不能沾上泥土。在哪兒曬才能保證不沾泥土呢?山裡人有得天獨厚的曬場。

附近的山上石頭多,成片的大岩石散布在山坡上。風和雨把岩石打掃得幹幹淨淨,簡直就是精心準備的天然曬場。每年秋天,鄉鄰們都會充分利用這些岩石曬地瓜幹,曬幹一波再曬一波。蒼青的岩石變成了閃亮的白色。從村子裡望去,好像美麗的雲朵飄落山間。

父親上山選了一片閑置的岩石做曬場。下午我們把地瓜收回來,洗淨泥土,再擦成片,一直幹到天黑。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往山上搬地瓜片。父親推着車,我和弟弟拉車。山路蜿蜒崎岖,一路盡是上坡。走上坡路有點像爬樓梯,何況還是負重而行。我們彎着腰,奮力向前。

深秋的清晨有些許寒意。剛出門時,有些冷,走着走着就暖和了,走着走着又熱了。當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滿頭是汗了。

我們把地瓜片倒在岩石上,一片一片地擺開。山裡的空氣非常清新。輕風穿過松林送來松脂的幽香,也吹走了滿身的疲勞。林中的鳥兒睡醒了,耳邊傳來婉轉動聽的鳥鳴。

擺完地瓜片,收拾一下回家。這時,東方的天邊升起美麗的紅日。初升的紅日沒有耀眼的光芒,可以看清真實模樣。它是那麼大那麼圓,圓得令人陶醉;它是那麼紅,紅得明媚溫和;它是那麼美,美得無與倫比。美麗的紅日映着蒼茫的天空,何其壯觀!

夕陽也沒有耀眼的光芒,也很美,那麼夕陽和朝陽有本質上的區别嗎?我想:太陽一直都是那個太陽,隻是看太陽的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才有了夕陽與朝陽的區别。此時,我看到的是日出,是朝陽;而地球另一面的人看到的就是日落,是夕陽。

我們迎着晨曦走在下山的小路上。一叢一叢的山菊花在路邊盛開,白色的、黃色的小花萬頭攢動,給深秋的山野帶來生機、增添情趣,花香飄蕩在空氣裡。早起的鄉鄰在地裡幹活。山腳下的村莊屋宇俨俨,雞犬相聞,屋頂上升起袅袅炊煙。

三天以後,地瓜片曬幹了,瓢曲起來,可以收了。撿起來扔進籃子裡,發出清脆的聲響。這是豐收的音律,在我心底激蕩起一層層甜美的漣漪。

把地瓜幹磨成面,用地瓜面做成的面條在我們本地叫“饸絡”。因為地瓜面不像白面那樣有韌性,所以不能用擀面杖擀,要用“饸絡床”擦。床上有許多小圓孔,饸絡就從孔裡露出來。

母親在鍋裡鋪上蒸簾,一手握住饸絡床,一手拿起面團在床上來回擦,細長的面條如瀑布般傾瀉而下。蒸熟的饸絡呈黑色,澆上湯汁就是一碗家常美食。

一碗饸絡裡有多少勞動的故事、季節的故事?吃一碗家常美食,品樸素的人間煙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