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愛人就是善待自己

宋雲亮老人在老伴王淑萍的精心照顧下,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癱瘓三年身上沒有一處褥瘡,每天身上幹幹淨淨,保持了最後的尊嚴。

這一切得益于宋大伯年輕的時候善待愛人,有因才有今天的果。


01

1950年19歲的宋雲亮初中畢業後在家人的支持下,迎娶了17歲的新娘王淑萍。盡管宋雲亮家道中落,婚房也是茅草屋,宋雲亮的父母還是給了兒媳婦體面:花轎迎娶,喜被四床。

婚後三個月宋雲亮應征入伍,随着部隊開赴大西北,即便條件艱苦,他依然把津貼寄給當家做主的哥嫂,讓王淑萍在婆家的日子好過一點:拿出三分之一的錢讓王淑雲繼續去鎮上讀書。

王淑萍天聰穎,畢業後就留校任教,有一份工資在婆家就有一份底氣。

後來新疆和平解放後,宋雲亮所在的部隊就地轉業成為生産建設兵團的一份子,再惡劣的條件宋雲亮依然堅守着心中的那份感情。

有的戰士明裡暗裡和老家的發妻離婚,有文化風華正茂的宋雲亮身邊不乏有追求者,但他依然不願意辜負王淑萍。一直到1956年政府号召家鄉的青年到新疆支邊,宋雲亮寫信鼓勵王淑萍報名前往邊疆。

支邊青年統一安排,王淑萍跟随大隊人馬先到農七師安定下來,宋雲亮打了申請報告,王淑萍才背着行囊來到了他的身邊——分居7年的小夫婦終于在異鄉團聚在一起。


02

他們的大兒子出生後,緊接着就到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家鄉已經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

王淑萍牽挂着家鄉的老母親,無奈天高地遠鞭長莫及。

宋雲亮寬慰老婆:“我的工資維持家用,你的工資寄回家鄉讓父母度過難關。”

其實王淑萍也有幫助娘家的想法,無奈工資不高,既然宋雲亮主動提出她也順水推舟:“兩家都寄點錢吧!”

靠着從新疆寄回來的現金,宋雲亮和王淑萍兩家都保住了性命。

孩子們陸續出生後,夥食标準依然是定量,宋雲亮在山區工作定量略高,王淑萍一個人帶四個孩子在城裡生活,僅有的白糖和雞蛋都留給孩子們吃。宋雲亮每次騎馬進城休息都把結餘的白糖帶回城裡,看着王淑萍沖成白糖水喝掉。

孩子們再饞也無濟于事:“你們媽媽太辛苦了,需要補充營養。”


03

度過了艱難時期,孩子們也陸續長大離開了家,王淑萍和宋雲亮先後退休,終于可以過自己輕松自在的日子。

宋雲亮半生在山區工作,吃慣了牛羊肉,王淑萍換着花樣改善生活,把宋雲亮照顧得舒舒服服。

他愛看書、買書、訂閱雜志,花再多錢王淑萍從來不多說什麼。

本以為退休日子就這麼無憂無慮地過着,可是厄運還是光顧了宋雲亮,因高血壓引起腦梗導緻腦組織病變癱瘓在床上。

為了照顧方便,王淑萍把雙人床換成兩張單人床面對面陪着宋雲亮,每天給他按摩、翻身、擦澡。

宋雲亮吞咽功能出現故障,一頓飯要喂很長時間,王淑雲早晨把雞蛋絮倒進牛奶裡,午飯再把煮爛的羊肉攪碎泡在肉湯裡下面條,晚飯後再刮一根香蕉泥。

營養搭配,粗纖維到位,雖然不能運動,宋雲亮生命體征一直很穩定。

盡管不能說話,看到老伴如此辛苦照顧自己,宋雲亮的眼淚時常挂在眼角上。

一直到他生命最後一刻,宋雲亮都是體體面面的。


04

在宋雲亮身上我們清楚地感受到:

當一個人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是他最無助,最狼狽的時候吧。

那時候和她最最親的人,其實隻有兩個,一個是愛人,一個是她自己。

人老了的時候,父母早已逝去,兒女皆已成家,有了各自的生活重心。

能在身邊寸步不離的,吃喝拉撒都一直陪着的人,其實隻有她的愛人。

一個人走到老年,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真正能相依相伴的,是愛人。

所以年輕時,每個人最不該辜負,最該呵護的,其實是自己的愛人。

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這個道理。

除了意外,伴侶、愛人,會是這一生當中,陪伴我們走得最久的人。

别在年輕的時候,肆意揮霍,無視愛人的付出和情義。

要知道,前半生你對待伴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後半生的幸福指數。

婚姻裡,前半生種下什麼因,後半生就會收什麼果。

這世上,患難與共的感情,都不是找來的,而是處出來的,是從年輕時就積累起來的點滴恩情,才換來暮年的相偎相依。

所以說,善待愛人,就是在善待自己。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當你老了,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你就會明白,其實這世上,最親的人,就是那個你善待過的愛人,最貴的東西,隻有健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