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筆223-粗心是無心的錯

        有時候,我真心地覺得一些好孩子被急功近利的父母或者老師過早的扼殺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身邊有這樣一個淘氣的小男孩兒。他是我同事的孩子,也是女兒的同學,他們會放學後一起寫作業。小男孩非常聰明,性格也屬于樂天派。但他有一個對他嚴格要求的媽媽。他的媽媽在上小學之初就曾說過:因為幼兒園上的是公立幼兒園,所以老師對于拼音和寫字這些超綱的教學内容并沒有做過功課,所以她會焦慮說兒子一定比上私立幼兒園的小朋友認字少,擔心他會跟不上小學的學習節奏。但事實上,這些問題都是她自己臆想出來的。孩子正因為沒有過早的接觸重複的,死闆的拔苗助長式的早教育,所以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很強。男孩兒性格很讨喜,所以我們很喜歡他。

        轉眼孩子已經一年級下學期了,這個學期因為上了一段時間網課,所以開學以後,老師感覺孩子們的知識掌握不是特别夯實,所以平時的作業也就多了,但是我發現男孩兒在他媽媽陪寫作業之前,總是表現的非常放松,一邊寫作業一邊哼着小曲兒,他做題寫作業的速度很快,在寫作業的孩子中比較突出。但是,當他媽媽終于有時間陪他寫作業了,孩子立馬就會收起自己無邪的笑容,變得小心謹慎,他的媽媽會随時指出哪個字不太端正,哪道題思維不正确,于是他寫作業的速度立馬就慢下來了。尤其今天,在孩子聽寫詞語出現了連續的錯誤之後,他的媽媽猛然間爆發了對他的不滿情緒,批評他做事不認真,質問他為什麼沒有掌握應該掌握的詞語書寫,并延伸出對他學習态度的一系列批評。孩子很無助地看着媽媽發脾氣,是那般無可奈何,那般可憐兮兮。也許他媽媽感覺自己有一點情緒失控了,于是讓他收拾課本回家了。期間因為水杯放的位置不對,書包有些淩亂等旁支末節的小錯誤也被他媽媽啰嗦了一會兒。等再擡眼看小男孩兒的時候,他哪裡還有惹人喜愛的調皮之色,那般的靈動,無憂,反應敏捷,迅速?我的心不覺得疼了一下。我們總是站在家長角色高高的位置上審視和要求孩子學這幹那,我們很多家長無視孩子的年齡特點,成長節奏的規律,一味地批評,指責,謾罵孩子,甚至有時候都做不到就事論事,經常在生氣時失了家長的風度!

        就像寫作業犯錯,做事情馬虎,這都是很正常的學習狀況,隻有孩子在犯錯和馬虎的經驗中才能學會精細。嚴苛的責難并不可能讓孩子學會細緻。反而是寬容和時間才能見證孩子的成長曆程。記得一本書裡總結過:心理學和生活常識早就告訴我們,一個人做某件事的精細程度和熟練程度有關,粗糙和失誤是萬事開始階段的必然,隻有經曆過失誤,并在失誤中總結經驗,才能越做越精準。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吃一塹長一智的邏輯,在經驗教訓中成長,相信時間,相信孩子!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