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教中心的鞋櫃,看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

...


昨天,帶一一去早教中心參加活動。


進早教中心需要換專用的襪子,鞋櫃有五層,上面兩層是“媽媽”,中間兩層寫的是“寶寶”,當時,我沒有意識到最下面還有一層。


後來,先生停好車也來了,他跟早教中心的老師說:“我站在門口很尴尬,為什麼兩層都是媽媽的,沒有爸爸。”


我接話道:“是呀,我也注意到了,為什麼隻有‘媽媽'?”


難道是“喪偶式教育”已經誇張到這種程度了嗎?


早教中心的老師解釋道,最下面的那一層是“爸爸”。


原來是“爸爸”的标簽不小心弄掉了,“爸爸”的襪櫃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這似乎隐喻着爸爸在育兒中的位置。


日本著名的導演是枝裕和在女兒出生後,有這樣一個感悟:“妻子一下子就變成了母親。而男人什麼時候才‘真正變成父親呢’?”


我家先生僅僅是每次陪着我們出現在早教中心,就已被屢屢誇贊為“好爸爸”。


每次被問,家裡孩子的教育主要誰負責?他指着我。


“我們這有節“父母課堂”,誰來學。”他指着我。


我看育兒知識,都是把育兒知識點整理好,發他微信,強調必看,他才會看完。


就這樣,他都能是橫向比較的優勝者,衆人口中的“好爸爸”。


而我就算全力養育,全心教育,也隻能被評價為一個“愛學習、懂教育的媽媽”。


我倒不是心理不平衡。


我自己也跟先生說,你能做成這樣實屬難得,因為大部分爸爸做不成你這樣;但我能做成這樣,基本合格,因為很多媽媽都跟我一樣。


從評價出發,這隻能說明這個社會對“爸爸”和“媽媽”的評判标準不一樣;從能力出發,“爸爸”和“媽媽”的戰鬥值實力懸殊。


曾在李一諾的公衆号上看到這樣一個觀點,她說,她以為生了孩子,一個家庭是從1+1=3,多出的“1”,夫妻二人,每個人承擔0.5就好。


但生了孩子後,她才發現,根本是1+1=10,但是爸爸們沒有經曆過十月懷胎,也沒有母親和孩子那種血肉相連的深刻,能力值能提升20%,已是他們的生理與心理極限,剩餘的80%,通通由媽媽承擔。


對此,我深以為然。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她的繪本、玩具、生活用品,我負責到底。


我必須強身健體、照顧好自己,為了抱得動崽,為了不生病;


學習時間管理,把孩子的事放在重要且緊急的第一象限,再快速切換,處理别的事物。


學收納整理,不要在找東西上浪費時間,要有能力快速把家裡收拾整齊。


學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生長規律,學習如何給她好的養育。


自我能力提升,教育無他,愛與榜樣,最佳狀态是實現自己和孩子的雙向養育……


媽媽帶孩子,是全身心的投入,做再多也應該;爸爸帶孩子是錦上添花,是雪中送炭,是幫媽媽減輕負擔。


我隻有把帶孩子的事都包攬在自己身上,算作自己的職責,才不會對他心生怨念,反而,在他能帶孩子散步,為孩子做輔食,陪我與孩子出行時,心生感激。


這樣的心态,并不是先生傳達給我的,而是我為了能在家庭關系中保持平和,不自覺養成的。


情感專家塗磊曾經在節目上說:


婚姻裡,最怕的是他打心底裡對你們的婚後生活分了工,從骨子裡認為我是個男的,隻負責賺錢就可以,而你是個女的,理所當然就應該足不出戶,沒日沒夜地帶娃。


我先生很好,他沒有做這樣的分工,他的狀态處于我願意做,但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你安排我我都做。


所以,我在抱着孩子睡覺,什麼也不能做的時候,他就讓我在微信上列個清單,他一項一項地照辦。


對此,李一諾說,你能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就已經非常優秀。


所以,我作為媽媽和他作為爸爸,我們的區别是什麼呢?


同樣是養育一個孩子,媽媽是主動的、進取的、全力以赴的;爸爸是被動的、順其自然、一推一動的。


女性,經曆懷胎生子,迅速成為媽媽,而男性,如同是枝裕和的提問:“什麼時候才‘真正變成父親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