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姥姥的外孫》:家人

昨晚偶然看到b站一位喜歡的老師推薦《姥姥的外孫》并解讀,想到上次和朋友吃飯的時候朋友也提及該部電影不錯,下班後覺得疲憊,想着今晚那就看這部電影吧。

前面的4/5内容我竟然都很平靜在看,隻有在看到姥姥快要離開的時候,外孫阿安哼着小時候姥姥哄他睡覺的童謠時,好像眼淚突然像開了閘的水龍頭,有點止不住。

這部泰國電影的情感是細膩的,在電影鏡頭裡通過細節的呈現來鋪展開來親情是有其動人之處的,所以細節處不想一一做剖析。想聊聊的還是印象深刻的觸動點吧。

姥姥最後把自己最值錢的房子給了最不争氣的小兒子,而不是付出最多的女兒,偏偏是最恨鐵不成鋼的小兒子。從旁觀者的角度,其實并不是很能接受這樣的方式,而親曆者的女兒雖然能理解并尊重母親的選擇,在某個時刻還是忍不住那句:遺産給了兒子,癌症留給女兒。

其實看的時候心情是複雜的,這是東亞很常态的,讓人不舒服但是又實實在在的存在。身邊也聽到很多類似明明是女兒為父母盡心盡力照顧,可是好似真的被偏心疼愛的反而還是兒子。這感覺如此重男輕女,看起來好不公平,可是想想人心怎麼可能用公平兩字來衡量呢?人的情感如此複雜,根本無法用單一的維度來衡量判斷。姥姥是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愛着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仍然無法避免愛的失衡。

姥姥其實自己何嘗不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呢?年輕時的她明明也是照顧她父母最多的人,可是父母所有的遺産都留給了哥哥,姥姥哥哥富得流油仍然如此吝啬一分都不願給妹妹實現她的願望;而姥姥也是有自我局限認知的人,她自己受過這樣的苦,在最後彌留之際依然做這樣類似的選擇,去傷害了自己女兒。她心裡是明明白白孩子們做些什麼的,所以她心裡抱歉,所說的是她心裡其實最想留在的是女兒身邊。

但是身為子女、小輩,你能去責怪姥姥的偏心嗎?扪心自問,不能。因為将心比心,即使是任何人都無法用一種可以計算的方式去衡量家人這樣特殊的小群體啊。也許最讓你覺得溫暖的是家人,也許最讓你痛苦的也是家人啊。

現在細細想來電影一些片段都隐隐有東亞家庭、身邊朋友深知是自己有經曆過的影子,所以當自己在寫這篇記錄的時候,總有一種不知如何準确去形容之感,因為那些複雜幽微的情緒道不盡說不明。最終阿安釋然了,愛終究是最難得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