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記憶旅行
年少的時候,在書本的重壓下好像也沒有能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思考,未來在哪裡?沒有想過,那時候的自己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想法,周圍的同學們的目标是要考技校進入區裡的廠子,那是他們的父輩、家人都在的地方,我是一個外來的人,融不入的口音,不相似的生活環境,讓那時候的自己沒有目标。
人總歸是有着雜草一樣的生命力,那時候學校的環境糟糕,老師無心教課,小流氓在班級和學校裡遊蕩,不同于同學就會被排擠和霸淩,但是一切好像也沒有那麼糟糕,也許那時候的孩子有着更堅韌的心,能夠抵禦外在的一切。
記得中學時學校的旁邊離我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草坡,斜斜的向下,草地上長滿了低矮的苜蓿草,在春天會開出成片的白色花朵,那時候會采來編織成手環或者花冠,草地上還有一座不知道是誰的墓,而且也不知道是被盜掘了還是已經遷走了,隻是在草坡上留下一個小土包和一個挖掘痕迹明顯的大坑,那時候自己剛剛會騎自行車,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騎着車從坡上沖下來,看似平整的草坡實則暗地裡坑坑窪窪,于是騎在車上一路颠簸着俯沖向下,努力保持着平衡和方向,享受着俯沖的刺激,草地的錯覺是讓自己覺得不會受傷,膽子就大很多,不記得摔過多少次跤,隻記得當時父親的自行車經過這樣一番 折騰以後,螺絲四零八落的掉落在草坡上無處可尋, 自行車沒有當即抖散了架已經是個奇迹了。
那片草地承載着自己童年的記憶,随着城鎮化的進展,再也難以尋覓到這樣的草地,在宮崎駿的動畫片裡曾經看到過,還有那次去日本,在去往京都的快線上看到過相似的田野。
當時我的家在鐵道的邊緣,走路去上學最近的路是沿着鐵道一直向前,可以抄近路到學校的大道上,在寬寬的圍牆上是我待得最多的時候,可以在晚上仰望星空,可以在傍晚看夕陽,更多的是看遠處大山的輪廓,滿腦子武俠小說裡的世外桃園,可能就在遠處山的後面。
山的那邊有什麼?可能還是一座山?年輕的時候總想着去山的那一邊看看。
山的後面寄托了少年的夢想,不夠清晰的目标讓進步和勤奮都有限,多麼讓人懷念的青春時光啊。就像是記憶裡母親為我做的一條天藍色的校服裙,裙裾飛揚在夏季的每個轉身之間,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藍,明媚的沒有一絲雜質。
----2024.05.22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