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2.系統
人的生命曆程中,一定有一種相對“舒服”的狀态。每個人都會有這種狀态,有些人主動尋找這種狀态,另外一些人在無意中獲得這種狀态。這種狀态的主要特征就是:自己覺得“舒服”。
獲得這種舒服狀态并不困難和複雜,而是身邊既有,随取随得。我把這種舒服的狀态叫做“真我”,意思是:這種狀态是真正的自我。
如何獲得這種“舒服”呢?這個獲得的過程,就是“真我的實現”過程。真我的實現在思考通透的前提下,沒有很大的難度,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如果通過努力、追求、拼搏、奮鬥才能夠達到真我的實現,那所實現的,就不是真我。
與真我相對應,在我的生命曆程中,用了太多的時間扮演和經曆“假我”。假我,對應于真我的概念,即虛假的自我,因種種原因不得不成為的那個自我。
人在出生後與死亡前,會經曆相似的感覺:痛苦,無助。這一階段的人就像一個肉體的毛胚,我稱之為“本我”,意即:本來的自我,原始的自我。出生後,本我的不适感促使人向假我進化。
在沒有真我認知的覺醒下,我開始漫長的“假我”之旅。随着年齡的增長使我先後成為:兒子,父親,長輩;學生,職員,上司;友人,親信,師長。與社會發生的種種關系,使我成為:顧客,食客,旅客;買家,賣家;服務者,被服務者…每一個角色,都承擔着相應的責任,面臨相對應的問題,都是對自我的一次割裂。
“割裂的自我”不斷積累矛盾,形成問題,解決問題,又形成新矛盾,再形成新問題,如此往複循環。
随着時間推移,矛盾和問題積累得越來越多,最終打破原先相對的平衡,令“割裂的自我”陷于迷亂,即“迷亂的自我”。
疲憊和痛苦,主要源于“割裂的自我”狀态的延續。而焦慮和抑郁,主要是因為由“割裂的自我”向“迷亂的自我”發展的結果。解決辦法就是:獲得真我認知的覺醒,做“真我的實現”!
我背負着“假我”尋找“真我”。在可見的未來慢慢老去,重回“本我”,走向死亡。
不可否認,扮演和經曆“假我”,我也獲得了很多美好的感受:榮譽,權力,财富,愛情,親情…但同時,也伴生着更多的失敗,軟弱,貧窮,欺騙,孤獨。“假我”是人生的附帶品,是必經的體驗,但不是應當的體驗。
“假我”帶來的正面感受,或者是無形的虛幻,或者是短暫的快感,它們大多依賴于外界或他人,它們結束時帶來的痛苦和失落讓人難以承受。
如果我一開始就能洞悉一切,那麼應該無時無刻體會自己的内心,定義真我,去完成真我的實現,這樣,就可以舒服地活着,過上幾十年,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
- 上一篇 幼時記憶
- 下一篇 陪伴是最高級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小學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