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密關系破裂後,我為什麼會生氣、惡心,厭惡自己?

小A說她是個很難處理親密關系的人。在和朋友、親人、愛人相處的時候,總是容易看到他人的缺點,而當她在親密關系裡看到對方的缺點後,可能會産生厭惡對方,也痛恨自己的想法。會覺得自己人生有污點了,自己已經不完美了。

這看起來好像很奇怪,厭惡對方好像是合理的,但為什麼會産生厭惡自己的想法呢?其實這裡有個隐含的意思,好像有個深層的情緒就是“害怕”,害怕自己做錯了決定,就意味着犯錯了,不完美了,這樣自己就不會再被愛了。

因為害怕自己會被抛棄,不會愛,所以才會在在關系一開始就盡力去美化對方,讓對方盡可能接近自己心中那個完美的形象,即使當時TA的缺點就在,但我們在建立關系之初會選擇視而不見,因為“完美”對小A來說非常重要,小A内心堅信隻有TA達到了這種完美,自己才能不會被傷害。

因為一旦被傷害,小A就會有很深的被抛棄的恐懼。所以在親密關系開始的時候,小A就做了一個預設——一旦這段關系開始,它就不能結束,起碼不能讓對方出現“傷害我”“抛棄我”的情況。

這是一種很深很深的恐懼,甚至接近于生存恐懼,這種恐懼有可能是來自童年。

小A小時候的确有過類似“被抛棄”的經曆。因為小時候沒有和父母形成穩定可靠的親密關系,父母的喜怒無常讓小A時刻處在緊張、擔憂、害怕和憤怒中。緊張害怕自己會被嫌棄、抛棄,憤怒自己會一次次去靠近給自己帶來傷害的父母。

對父母的這種又想接近又害怕受傷的相處模式被深深記憶在了潛意識裡,在成年後面對親密關系時,就會不由自主地重複這種模式。

這種對他人不信任,且不停攻擊自己的模式其實很内耗、很痛苦,但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會重複這種模式呢?

弗洛伊德提到過一個概念叫“強迫性重複”。簡單來說,強迫性重複指的就是“人主動地去重複體驗經曆過的痛苦”。

這個概念最早來自1920年弗洛伊德的《超越快樂原則》一書。弗洛伊德在這本書裡記錄了自己對一個小孩的觀察。這個1歲的孩子會經常做一個遊戲,就是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從小床上扔出去,然後又哭鬧着讓父母把玩具給他找回來,他一遍一遍地重複這個過程。弗洛伊德的解釋是,這不隻是個遊戲,孩子是把玩具當成了母親的替代品,他把玩具扔出去,是在模拟“母親會離開”的創傷,再通過把玩具找回來的過程來獲得補償。

在生活中,“強迫性重複”現象普遍存在。比如,一個人會重複陷入跟領導不歡而散的結局。比如,每次進入新的工作單位,領導都會賞識他的才能,他也和這個領導相見恨晚,但隻要合作了一段時間,他們就可能鬧别扭,最終不歡而散。

放在親密關系上也容易出現“強迫性重複”。比如,小A說自己容易被NPD吸引。我們喜歡這類人,總是“飛蛾撲火”似的被這類人吸引,可能是因為曾經被這類人深深傷害過。小A說自己的媽媽就是NPD,她小時候和媽媽相處時,就已經深深體會到了NPD的傷害和破壞力。

但是她不理解自己為什麼現在還是會被NPD吸引,繼續被他們傷害呢?

因為潛意識中的我們意識到了這種傷害給内心留了一個大洞,就自動開始了彌補模式。這種彌補模式是“回到相同的情境中,或找到相同的那個人去幫我修好”。這個邏輯看似是合理的,但其實很難真正有效,給你帶來傷害的人也有TA固有的關系模式,再重複體驗一次,TA依然會給你帶來新的傷害,TA就是“挖洞人”,所以就會一次次重複,期待改變,但結果卻一次次被傷害。

當我們在親密關系中不斷循環痛苦的時候,好像就是陷入了一種情緒主導的“自毀模式”,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死本能”,即強迫性重複,也就是當我感覺痛苦的時候,我會不停地重複這種痛苦,毀滅自己。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又陷入了這種“自我毀滅”的模式之後,會厭惡、惡心、恨對方,更恨自己。

如何改變這種情緒的“自毀模式”呢?

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情緒,清晰識别它。當我們在親密關系中感覺很受傷的時候,認真覺察當下我們的情緒是什麼,是傷心、憤怒、不解,還是害怕?惡心、厭惡和自我嫌棄都是憤怒的一種表達,這種憤怒背後的情緒可能就是害怕,這種一層層剝開情緒,看見自己最底層的情緒,再通過最底層的情緒看見自己最深處的需求。

小A為什麼會害怕?因為她的内心期待穩定可靠安全的關系。

其次,了解情緒背後的信念是什麼。情緒決定行為,什麼決定情緒呢?需求或信念決定情緒再決定行為。沿着前面探索的我們最深層的需求是期待穩定的關系。那麼,為什麼小A會期待穩定的可靠的關系?因為安全感的缺失。到這裡,我們明白了,其實小A最核心的需求是安全感。信念是,當親密關系出現問題時,她的安全感就被破壞掉了,就會回了恐懼緊張、自我厭惡之中。

最後,可以使用情緒的“轉念之功”來調整這種情緒模式。

認知·轉念功課

第一步:寫下你的想法: 如:孩子寫作業拖拉

第二步:四個提問和反轉

問題一: 那是真的嗎? 是的!十分鐘可以完成的事,他能拖到一個小時還沒做好。

問題二:你能百分之百确定這是真的嗎? 也不是百分之百拖拉,有時候也會效率很高。

問題三:當你相信那個念頭時,你是怎樣反應的?發生了些什麼?

我會生氣發火,着急催促,為讓他快點完成,會忍不住直接說出答案,還一邊指責他太慢,不動腦子。

問題四:沒有那個念頭時,你會是怎樣呢?

我會有耐心地等待,會舉例引導孩子自己思考,情緒也是平靜而緩和的。

第三步:反向思考(把原來的想法改成相反的句子,并思考)

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孩子可以做到不拖拉。我所認為的“拖拉”不過是以自己的角度和時間來衡量孩子。如果在他思考時,遭受我的指責和催促,隻會加劇他的不安和恐懼,進而真的“坐”到我受不了,直接給他說答案!

換做是我,這樣真的反而更安全省事。是我助長了孩子的拖拉,而不是他真的是個做事拖拉的孩子!

通過識别情緒,覺察需求,進行轉念練習,我們會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認識自己的真正需求。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