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家長會的觸動

昨天是我第一次進入孩子的學校,内心有點激動,因為孩子已經是二年級了,至今我還沒有去過他的學校。

...

我來到他的教室,一開始并沒有找到他的座位,找了好幾圈,他跟我講了他的座位是第幾排第幾個,而我并沒有理解。問他的同學我才知道,矮小的桌椅大人坐着并不舒服。

家長會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學校講德育部分。

第二部分是優秀畢業生家長分享

這部分幹貨還是挺多的,學校邀請了2017年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分别考上清北兩所高校的家長分享。

剛開始兩位媽媽都非常的謙虛,一開始說,我也沒有什麼特别值得分享的内容,但是以下幾點自己的一點心得分享給大家。

聽這些還是比較有共鳴的,準确說是我們各種育兒書上看到的,但是厲害的就是别人做到了。其中總結了幾點:

北大媽媽的分享:

專注:一定的時間内,不打擾他們,讓其沉靜在環境當中

閱讀: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能力的一生能力,受用一生的能力,任何學科考試都适用

時間管理:小學期間引導有時間管理意識,初中、高中、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弄,形成自驅力。包含寒暑假,時間計劃管理,跟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而不是家長一廂情願給孩子制定。給孩子留出時間,不要排的太滿。

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家長、老師對要孩子多肯定,不求100的心态、不要吝啬表揚,孩子很快樂,知道學習不是一件苦的事情。

個人興趣培養:音樂的學習,小學練習小提琴、大人陪着一起學,堅持學琴。

親子關系培養:溫柔而堅定,付出行動共情的能力,允許孩子說不,允許他表達,做孩子的朋友。

家校共育:

️積極的心态與學校溝通

信任老師,正确引導

高年級如果遇到不喜歡的老師,如何處理。為什麼不喜歡老師,那老師有優點嗎?多發現老師的優點。引導孩子,接受老師。

第三部分是各科老師的分享。

其中數學老師講到了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維、數學的語言(表達,鍛煉說的能力,開口說)

關于技能的東西,我覺得這個不是我應該學習的範疇,因為那些技能老師最專業的,但是有一點是我覺得比較深刻的就是老師說一定要多鼓勵孩子,一定要多鼓勵他。

英語老師講了,多說多練習,通過互動各種方式學習英語,打開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家要多閱讀一些原版的英文繪本。

語文老師是兼班主任,所以講的是比較多的。關于技能的仍然是老師是最專業的,我提取到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就是閱讀能力。

老師讓學生們做日積月累,摘抄字詞句,鼓勵孩子們多講故事,給予相應的獎勵。

有點我就印象是比較深刻的。

我們大人這個年代,我們都信奉知識改變命運。現在的孩子同那個時候真的不一樣了,她說了個例子,如果你對現在的小孩說知識改變命運,他會對你說。我為什麼要改變命運?我覺得我的命挺好的呀。

現在的孩子渴望的是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

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的小獎勵,比如說尺子,橡皮,比你在文具店買到好很多,但是從老師那裡獲取的這些東西是就是不一樣,因為這些代表着老師對他們的認可,鼓勵,這是他的成就感,是他精神的财富。

反觀現在的時代,孩子們真的是不缺,吃穿,他們真的需要更多的精神上的支持,鼓勵認可。又是促使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老師也在這樣做,而我們家長更應該對自己的孩子多鼓勵,多支持。

家長會一共開了三個小時,講的内容也很多,我沒有辦法全部都記下來,我總結兩個讓我非常觸動的點。

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共性能力,包括他的語文學習能力,寫作文的能力,數學讀題的能力,就是這個閱讀是一個非常底層的能力,一定要非常重視起來。同樣閱讀也會讓我們精神獲得愉悅。精神:多鼓勵、多肯定,少打擊

孩子太需要鼓勵和肯定了,但這對家長而言,有的時候确實非常的難,我們總是會埋怨這,那我期待他做得更好,但是我忘了,其實咱們更需要我們的肯定和鼓勵,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繼續有動力的向前走,而這也是我急需要學習和努力的地方。這也是我們父最應該扮演好的角色。

聽完這些分享之後,我在想為什麼看到與做到的總是差着十萬八千裡呢?

那些觸動自己的點,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運用,最終才能轉化成自己的認知能力,而這需要很長的時間練習,甚至還會反反複複。那這也是人類學習的一個過程吧。

把分享記錄下來,也時刻刻提醒自己,像鼓勵孩子那樣鼓勵自己,慢慢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