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字紙
陽光之下的果園·雁韌攝
老伴回娘家喝喜酒去了。
家中的三個老師忙于他們的教學,年輕人忙于他們的學習或工作,誰也沒空顧我。
一早起來就在方格稿紙上書寫,直至9點擱筆。
我打了一隻雞蛋,放兩把面粉,摻水攪成糊狀,煎起來作早餐。吃幾塊面餅,喝一杯綠茶,然後審讀八月份的文稿,裝訂成冊,用牛皮紙粘好封面,題上字,标明日期,以便日後查找。
看看已過11點半,即放米煲粥,我的生活就是如此簡單。
将近12點,那個最忙碌的高級中學老師打電話問:“飯菜做好了,要不要提下去給你?或者你上來吃?”
我說,不用,我已煮粥。
他們的教學工作很辛苦,光那些家長打來的電話,就應接不暇。隻要我的生活尚能自理,我都不想給他們增添麻煩。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
你說什麼呢?粥都熬成糊狀了,似乎已有了一點焦味……
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工作,讀書,寫字,都可以熬夜,從不感覺疲倦。一夜之間寫三四千字,并不覺得吃力。
近年似乎不行了,别說再熬夜,就是寫上一兩千字,就感覺有點疲勞,腦子昏昏欲睡的樣子,再也寫不下去了,就得趕快休息一下,睡上一覺。
好在,我從未有眼光光地望着蚊帳頂,輾轉難眠的現象。一上床,或頭往藤椅背上一靠,即可酣睡。一旦醒來,就神清氣爽,又可讀書寫字了。或許,這就是老天爺賦予我的“寫作天賦”?還是得感謝我那曾經當過小學校長的父親,或寫得一手好好的柳體字,善于刺繡的母親所賦予我的基因?
我每天就這樣從朝到夜,從子夜到雞遙遙啼,斷斷續續的書寫着我的發現,我的生活閱曆和思緒,以至我種種的記憶。
書寫着我的親人,我的朋友,我的老師、同學、同事,或者與我有所交往的人們,盡我所能,在這紙上留下他們一行行人生的足迹。我的許多文字,就是這樣一筆一劃地寫下來的。
謂予不信,你真不妨找個機會,查查我在鄉村生活期間所寫的廣播稿,所記的知青場日記,又或看看我大量的生活劄記,還有數以千函的筆友書簡。回城工作之後,除了做過廿餘天的建築力工,我都是同筆墨打交道,所積累的文字就更可觀了,裝訂成冊保存得好好的,又何止三兩百本?一個三扇門的書櫃,就塞得滿滿的。
這可不是跑墟門賣狗皮膏藥,吹得來的。呵呵,我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珍惜字紙!
我常常想,自己費心思,花心血寫下的文字,怎麼舍得将它撕掉,或搓成團,扔進字紙簍裡呢?一個喜歡寫作的人,更當珍惜自己所寫的片言隻語……
作者手稿(局部)
作者手稿(局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