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親情
螃蟹•雁韌攝
〔2017年7月23日〕明女打電話告訴我,瑜一家從省城返湛,今天來探望我們。
瑜大學畢業後,在廣州一間中專任教,已有廿年了罷,她的女兒下學期就讀高三了。
多年未曾見面,她遠道而來,我們自然高興。玲女回故鄉去了,明女一早去駕校學車。我一接到電話,即到市場買海鮮,買雜菜。
我在市場走來走去,在熙熙攘攘的嘈雜聲中,竟有點懵懵然,那熟悉的魚客一喚,我便買了她的魚蝦。
歸家。海姊一看,說:“你怎麼買了别人冰凍的蝦?有蟹有螺麼?他們那麼遠的路,有心來看我們,理應招待好些,菜式做多幾樣。”
聽她這麼一說,我就後悔了。是呀,真是老懵懂了,怎麼能這樣聽那魚客的話呢?自己連這點生活細節都不注意,這可是生活常識啊!
蝦是無法換了。我再去市場,買了活蟹、扇貝螺、菜心。
十時許,明女歸,提了一袋靓米。她看了看我買的菜,說:“蝦可棄頭,幹煎,蟹炒姜蔥。魚、螺是可以清蒸的。我打電話訂一隻窯雞就行了。”說得她母親都笑了。哪個女人,不顧她娘家的侄輩呢?我理解的。
于是,母女倆便忙碌起來,刀砧之聲,鍋碗瓢盆,輕輕湊起生活的和音。
當煎蝦香飄四溢時,瑜一家三人已進了院子,在窗外呼喚了。
我開了門,将他們仨迎進客廳,打過招呼,我讓他們坐,他們卻跑到廚房,同海姊母女打招呼。我趕緊沖茶。
聽瑜介紹其先生,我竟沒聽清他的名字。明女曾經說過,他是潮州人,是她大學同屆的校友。那時候,瑜與他談戀愛,他們常在一起鑽圖書館,一起散步,都挺熟悉的。他如今已是省城一家國企的老總,卻沒有一點架子,人樸素而随和。他瘦高個兒,十分靈活。
他們的女兒熙子,下學期上高三,托福已考過關,日後拟出國留學。
熙子挺懂事的,對人很有禮貌,熱情,落落大方,長相、性格與其母類似,全無大都市女孩的嬌驕之氣。吃飯時,她還不忘贊菜做得好,說她喜歡吃。
明女說:“小熙,既然你鐘意吃窯雞,我就留一半下來,連同部分蝦、蟹打包,給你帶回湛江外婆家,晚飯時加熱吃。”
熙子甜美的笑容,旋即在她稚嫩的臉上舒漾開來,說一聲謝謝阿姨,并無客套。海姊道:“這樣才像自己人,很好。”
閑聊間,瑜說她每周要上12~14節課,教學工作本已很忙,早晚還得開車接送熙子。她的早餐、午飯都在學校飯堂吃,隻有傍晚下班,接了熙子回來,才買菜做飯。
她的先生工作既忙,還得應酬有業務往來的各方人士,他們家往往要到晚上八點才能開飯。看來,在大都市生活,也不見得輕松。
瑜說:“姑父姑媽,歡迎你們上廣州玩,廣湛高鐵很快通車了,來往挺方便的。你們上去,就住我們家。我做不了像今天這樣的好飯菜,我請你們到酒家吃。廣州有些酒家的菜式,還是挺不錯的。”
明女笑道:“我姐是大廚,做菜可好吃了,名揚吳家親友。到時候我們上去,她會給你做菜,我也可以幫廚。”
瑜樂了,笑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可買不到這麼新鮮的海鮮,這麼香的走地雞啊!”
她說的是實情。那麼大的城市,一個上班族那麼忙,别說叫她去買生猛海鮮,連真正的走地雞,恐怕她下班後再到市場,那些師奶早就買走了。很多有兒女在廣州工作的人,往往在這小城買了海鮮,急凍後快遞過去的。如此看來,小城鎮也有它好的方面。
我正這樣想着,明女卻笑了:“這有何難?廣湛高鐵一開通,三個小時的行程,隻要我們上去,我買斤魚仔上去給你煲湯,保證還新鮮!帶點海鮮,帶隻宰淨的雞,還不容易?”
大家拉拉家常,說說笑笑,不覺便到了午後三點。他們要回湛江娘家了,我們真還有些不舍。
親情哪,享受着現代生活的人們,當愈加珍惜親情。
東風螺•雁韌攝
扇貝•雁韌攝
海蝦•雁韌攝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