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孤獨同行是人一輩子的課題

剛剛看完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心情沉重而又悲寥,忍不住把此刻腦子裡即興且淩亂的一點兒感想記錄下來。

對于生存在中國大地上的絕大多數的浮生百姓而言,人間并非福地。尤如小說中的人物,背負着生理上的精神上的各種痛和孤獨前行,終其一生不得解脫。

人們尋尋覓覓找尋那個一句能頂一萬句解救靈魂孤獨的解藥,西方人找到了神,認為信了主,就知道自己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注重現實和儒家文化的中國人以一己之力抗下所有人生之重,而現實中能夠說的上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其實并不多甚至是無,所以,向内求就成了我們救贖心靈的唯一解藥,是的,中國人尋求一生到頭來會發現靈魂伴侶其實是自己,其它誰都靠不住。

中國人喜歡喧嘩,講究合群,其實合群才往往是最大的孤獨,人們在群體中努力制造着熱鬧和聲響,無非是為了擺脫精神上無力無際的茫然、孤獨和累。而不合群的才往往是活得更加強大和通透的人。

為了那個一句頂一萬句的知己,楊百順尋找了一生,他最終保留下來了神父老詹的那幅教堂畫,也算是隐性說明了他最終的開悟吧。

書的結尾,牛愛國依舊堅持在尋找的路上,如人世間義無反顧地追尋"一句頂一萬句"的你我。。。


白居易有首叫《夜雨》的詩,寫盡一個人無處化解思念和孤獨的痛苦,以及對漫漫前途的無所适從的茫然。此刻再讀來,突然有了強烈的共鳴。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