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父親

(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兒子在大學畢業前夕,給我發來他身穿學士服的畢業合照。看到兒子意氣風發的模樣,我内心百感交集。如果父親還活着,此刻會多麼高興! 

父親生前是人民教師,教書二十多年,因材施教,兢兢業業。同時,他對我們的教育也十分用心。 

那年,父親癌症晚期,為了不影響即将高考的姐姐,他堅持到外市醫院住院治療。高考結束的第二天清晨,年僅四十的父親再也支撐不住,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母親說,父親臨終時沒有合眼,因為正值英年的他有太多心願未了!當年還健在的白發蒼蒼的祖母,靠種幾畝薄田供養兒女讀書的母親,我們姐弟仨的學業和未來等等,都讓父親無法瞑目。 

每年高考的日子,我都特别想念父親。母親曾多次感慨,如果父親還活着,或者隻是多活十年,以他“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讀書”的決心與魄力,我的人生可能會改寫。父親肯定會支持我讀高中,我也很有可能讀上心儀的重點高校。 

父親特别開明,有着高瞻遠矚的智慧。他擅長發現孩子們的優勢與天賦,支持我們朝夢想努力。 

哥哥從小喜歡畫畫,常在課本空白處、作業本背面畫上蟲魚鳥獸和花花草草。老師批評他“不務正業”。但父親不這麼認為,說:“孩子喜歡畫畫,說不定有這方面的天分,應該加以培養。” 

父親不僅為哥哥買來畫筆、顔料和白紙,還有成套的美術教材。在當時物質匮乏的鄉村,這筆開銷無疑是巨大的。一向節儉的祖父對此頗有微詞:“好好的書不念,專門搞這些歪門邪道!”父親不為所動,省吃儉用,繼續在美術上對哥哥傾心投入。 

若幹年後,畢業于美術院校的哥哥,一直從事美術相關的工作,目前在一家品牌公司擔任首席設計師。 

父親離世那年,姐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範大學。畢業後,她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到一所縣中學教書,數十年如一日地在講台上發光發熱。用心教學的姐姐,視每個學生為自己的孩子,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教師,成果斐然。若父親泉下有知,想必會無比欣慰。 

我從小就表現出一定的文學天賦,七歲時曾為母親寫歌詞,小學時作文便經常被老師當做範文在班上朗讀。興之所至,我還喜歡用撿來的粉筆頭自由創作,在我家牆壁、地闆等一切能寫字的地方留下一篇篇“作品”。 

祖父愛幹淨,沒少批評我。但父親看了我的“作品”後,說我表達通順,觀察細緻,很有想象力。他不僅沒有制止我,反而給予贊賞與鼓勵。後來,父親還推薦我閱讀古今中外的名家著作,讓我在知識的海洋裡盡情暢遊。我得以開闊眼界,寫作水平不斷提高。

後來,技校畢業的我通過業餘自修,先後獲得大專、本科學曆,也算圓了大學夢。隻是,這一路上的坎坷艱辛,讓我飽嘗了不尋常的人生況味。當然,我也感謝這些年的曆練,社會是最好的學校,讓我不斷積累經驗,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盡管父親的生命定格在四十歲,但他的尚學精神始終激勵着我們。如今,我們姐弟仨在不同行業均有一定建樹,年輕一代的孩子們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們不僅考上理想的大學,畢業後更在不同領域建功立業,成為家族的驕傲。 

感謝父親的教誨。未來,我們将繼續努力,以夢為馬,不負夢想與韶華。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