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這4點你就懂得了如何去教育孩子


近幾年發生的幾起未成年犯罪,實在令人痛惜和難過。

2019年10月20日,公安機關接到報警,遼甯省大連市沙河口區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嫌疑人13歲,受害者某某(女,10歲)被害身亡。手段之殘忍,被捕後之淡定令人憤怒。

轟動全國的“新東方外國語學校奸殺案”,16歲花季少女姚金易被殘忍奸殺,而兇手是同校的17歲男孩王祎哲。原因僅是因為祎哲曾向姚金易表白被拒,于是動了邪念,将花季少女奸殺在堆滿雜物的教室。

為什麼本該是單純天真的年紀卻成為了殺人的惡魔,尤其是手段如此殘忍?

青少年犯罪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不僅是思考法律的漏洞,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随着經濟的發展,時代的加快,一切都以利益為導向,一切向錢看的趨勢愈演愈烈,現在孩子的教育應該怎麼樣去教育呢。

01孩子教育最好的時期是6歲以前

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6歲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時期。

6歲以前是人後天社會行為方式建立的關鍵性格發展期,大部分的社會行為建立都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滿足,比如說想要東西就需要找父母要,但是要的方式開始出現變化,有的孩子用哭鬧,有的孩子講道理,有的孩子用強取豪奪,就在一次次的滿足中孩子建立起來屬于自己的性格和行為方式。

因此在孩子6歲之前,要在他們心中建立權威形象,父母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學會對孩子說“不”。

李玫瑾教授指出,她在大量的研究了青少年犯罪之後發現,很多15歲上下的孩子,父母已經和孩子出現了溝通障礙,甚至管不了這個年紀的孩子,無論家長用暴力還是溫和各種手段,都已經失去了和孩子溝通的機會,完全聽不進去父母的話。

《菜根譚》說:教子弟于幼時,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

教導晚輩要從他們幼年時就開始,以便培養他們凡事應有正直、寬大、光明磊落的氣概。

因此盡量在6歲以前建立好的行為模式,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形成良好的觀念。

02教育孩子盡量要嚴格

《圍爐夜話》:教小兒宜嚴,嚴氣足以平躁氣

就是說最好以嚴格的态度教導小孩子,因為小孩心思頑皮毛躁,不能定下心來,嚴格的态度可以壓抑他們浮動的心,使他們安靜地學習。

有時候棍棒下出孝子,可能不無道理,因為在成年以前,很多孩子是沒有正确與錯誤的觀念,家教嚴格的家庭會約束孩子不好的行為,幫助他們改正錯誤。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嚴格,會使他做事更有分寸,不會胡來,有更好的自律能力,做事會比較追求完美,對事對人都畢竟認真,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但是要注意嚴格的分寸,避免過度嚴格導緻孩子出現強烈的逆反心理,出現極端情況。

03以身作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家庭教育是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但是大多時候是家庭裡的長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對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實施的教育和影響,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會很大。

《圍爐夜話》: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無庸徒事言詞也。

長輩教晚輩,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為來率領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學得好,而不是隻在言辭上白費工夫,不能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來說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要做好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為孩子做榜樣、做表率。

李玫瑾教授指出,家庭在孩子6歲之前如果做得都很好的話,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和社會以後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04教育重在培養孩子人格和品德

現代社會是經濟市場社會,時代節奏快,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報了很多課程,例如鋼琴、字畫、美術、音樂等。過早的讓孩子學習知識,以孩子學了多少字和有多少才能作為孩子教育的重點。

但是可能最重要的一點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孩子德育的發展。

對于一個人來說,立德是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知識後面都可以再學習,一旦缺失了品德和人格的教育,後面想彌補就很難了。

《圍爐夜話》:教子弟求顯榮,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教自己的孩子求得榮華富貴,倒不如教導他們做人應有的品格和行為。。

普林斯博士說過:“孩子的道德教育應從搖籃時期開始,因為當今社會所缺乏的不是頭腦而是品德。

哈佛校長說:沒有品格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分數很重要,品格更重要。關注品格教育,培養品學兼優少年,成就孩子美好未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