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一座城
有朋友調笑,說某人喝酒前,他是博羅的。喝了酒後,博羅是他的——我想,酒的可愛動人之處,或者正在此。
可我不是博羅的。
我生長在江南。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除了極偶然去過兩次縣城,去過一次薊州外,其餘活動都圈在方圓10公裡以内。這個圈圈的核心是一個叫呂家灣的村莊。所以,我的過去是在這個不滿400人的小村裡,回憶穿過的是厚重的石門檻、赤腳跑過的田野、挂滿冰溜子的屋檐、門口的池塘、旁邊的小山,還有煙波浩渺的大冶湖,還有一網打上來沙灘上堆得像小山一樣的魚。
後來,我去了鹹甯上大學,畢業後輾轉求職于惠東一個名叫多祝的小鎮。再後來,我回武漢求學三年,最終于13年前來到這個南方的小城,她叫博羅。
博羅,要我描述,可以用一句話,叫“長的煙熏火燎,拍的詩情畫意”。
我剛來的時候,博羅的樣子和現在有點不一樣。那時候,沒有那麼多高樓。那時候,天橋雖然已拆除,但北門路上還有人力三輪車——花上幾塊錢,可以悠哉閑哉的坐在三輪車上逛街景,後來,他們都不見了,原因我不太清楚。那時候,東江邊還沒有修起寬闊的馬路和精美的石雕護欄;那時候,東山公園還不存在,葫蘆嶺也一片荒涼。那時候,“順暢大酒店”還在——所謂“順暢大酒店”,其實就是北門市場邊上的一個大排檔,一間店面,三兩個房間,菜式也就三五個。其中,最著名的是薄荷野山椒蒸鲫魚,火候掌握的極巧妙,鮮嫩且甜,帶着薄荷的香味和野山椒的辣味。
應該說,我是喜歡博羅的。我在這裡結交了一幫極好的朋友。我在這裡奉獻了我人生水平最高、能力最強的時光。我在這裡,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總算真正有個家。我在這裡,見證了女兒的中學生涯.......
我喜歡博羅,是因為她有點靜中有鬧,——太安靜,像家鄉擡頭低頭都是熟透了的人,我不習慣;太鬧,比如香港蘭桂坊,我也煩。所以,還是博羅好,她的嘈雜并不影響我内心的安靜。當夜晚來臨,或者在假期,我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或是走在公園裡,身邊無數的人在走過去和走過來,可是他們多數與我素不相識。我安靜地想着自己的事,雖然我走在人群中,卻沒有人會來打擾我。我覺得自己是走在别人的小城裡。
博羅對我來說,是一座屬于别人的小城,因為在這裡沒有我的童年,沒有我對過去的回憶,沒有錯綜複雜的親友關系,沒有我最為熟悉的鄉音。盡管我會講客家話,也能完整無缺聽懂博羅客家話、白話和本地話,但隻要我在這座城市裡一開口,就有人會對我說:“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是的,我不是博羅人,但我居住在博羅。我與這小城若即若離,我想看到它的時候,就打開窗戶,或者走上街頭;我不想看到它的時候,我就閉門不出。我不強求博羅應該怎麼樣,博羅也不強求我。我對于博羅,隻是一個逗留很久還沒有離去的遊客;博羅對于我,是一座别人的城市。
因為偶然的機緣,我選擇了博羅,所以,到現在為止,我還是活在别人的小城裡,應該還會一直活下去。
活着不錯。
- 上一篇 學會無限思維 收獲快樂人生
- 下一篇 在雲端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