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無限思維 收獲快樂人生

     最近,一位叫郭有才的主播在一個不起眼的菏澤火車站突然爆紅網絡,那些“群魔亂舞”主播争相湧入菏澤直播打卡,其中不乏一些人想通過蹭流量、蹭熱度讓自己“火一把”。

     短視頻時代,太多的人想通過網絡直播一夜暴富,太多的人羨慕視頻中那些高大上且生活栩栩如生的主播,如果我們不能自制、不能分辨真知,我們将陷入追求“比别人幸福”的有限思維,于是就無止境的“内耗”“内卷”。

    思維,其實是識别和認識事物的起點,是産生行為的源頭,是決定結果的根本。因此,什麼樣的思維就會決定什麼樣的結果。正如上面所列舉的網絡直播一樣。

     在我看來,如果要把思維進行拆解,那麼我們可以拆解為有限思維和無限思維。

     在我們身邊有關有限思維和無限思維的實踐很普遍。如,在家庭婚姻中,有的小兩口互不忍讓,總是為一些瑣事拌嘴一生,始終過得很沮喪,認為婚姻的盡頭就是苦難。那究其原因是雙方各自太想赢了,把赢設定為終極目标,或許單次的赢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喜悅,但是赢的盡頭就是遊戲的結束。

    我們在高速路上,有的人隻要看到車就想超,但殊不知車是永遠超不完的。一味的将超車設定為自己的目标,要麼就是人仰車翻,要麼就是永無止境。

     這就是有限思維,總會有開端和結束,如果你一直束縛在有限思維,你将終其一生的勞苦郁悶,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不妨試着從“有限思維”轉向“無限思維”。

     我是一個業餘跑者,大大小小的馬拉松也參加了不少,最初練習跑步的時候,總是給自己設定5公裡、10公裡或者15公裡,總是強迫着自己去完成,久而久之對膝蓋磨損很大。後來,我用無限思維的方式來思考跑步,對于業餘選手來說,跑步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身體,是要一直玩下去,讓這個遊戲一直進行下去,于是後來,我以一種适合自己的方式,找到一種舒服的感覺來對待跑步,不設定時限、不設定終點,在這個遊戲中便就充滿無限可能。

     在這裡講一個微軟和蘋果的故事:在一次微軟的峰會上,微軟公司的講者花了大量的時間論述如何打敗蘋果,他們總是用有限思維來思考問題。

     在2006年的時候,微軟公司推出了Zune音樂播放器,為了争奪蘋果的份額,徹底打敗蘋果,微軟在Zune的系統設置上不兼容蘋果的iTunes。

     但是,喬布斯的眼界,并不是打赢微軟,而是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務客戶,所以,蘋果可以兼容微軟的windows系統。

     2010年,Zune的市場占有率急劇下滑,2011年宣布停産,退出市場。

     對比微軟和蘋果,微軟應用的是無限思維,在産品定位上是認為他們可以賣得掉的産品,從而打赢蘋果公司。而蘋果公司,應用的無限思維,始終考慮如何能夠更好的服務客戶,生産客戶想購買的産品,提高産品價值,所以蘋果這場遊戲才得以繼續玩下去。

     可能有的讀者讀到這裡會問,如何培養自己的無限思維,在這裡我簡單的說說培養無限思維的五大要素:

    第一要素:人一定要有信仰。

     信仰,對個人而言,是精神支柱;對群體而言是團隊的粘合劑;對民族而言,是核心價值觀。

     大家熟知的小英雄王小二,出身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母親以給别人做針線活謀生。在抗日反“掃蕩”的時候,這個剛滿12歲的孩子把櫃子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被全部殲滅,王小二也被敵人殺害,英勇犧牲。

     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生活,王小二不懼危險,英勇抗日,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不是說信仰就是要獻出生命。信仰有着不同的表現形式,也有着不同的方式。

     比如,對于職工來說,我們以做好自己的工作為目的,帶着信仰去工作,那麼即使熬夜加班、出差奔波,你就不會垂頭喪氣,就會感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生活就過得很滿足。對于學習來說,不要把學習當做一件枯燥泛味的事情,把它當做提升自我、塑造自我,成就卓越的一件事,搞清楚學習不是為了戰勝什麼,而是要達成什麼,你就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第二要素:彼此信任。

     人是一個個體,每個個體在日常的交流和交往中便形成了團隊,想象一下,在一個團隊中,如果領導層相互不信任,領導與員工不信任,那麼人際關系會好嗎?工作氛圍會好嗎?想必員工的心态也好不到哪裡去,那麼大家怎麼肯能擰成一股繩去好好幹工作呢?

     第三要素:彼此尊重。

     在生死場這場遊戲中,我們必須要學會彼此尊重。《論語》中就說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想擁有無限思維,就必須放下對抗的心态,把對方視為可以促使我們變得更好,值得尊重、相互較量、相互學習的對手。

    彼此成就,才能更好成長。

     如果要想在這次遊戲中不被淘汰,我們就要從對方身上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弱點,促使我們不斷改變。

     1981年,《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一篇名為“歡迎IBM,真誠地”廣告,意在恭賀IBM個人計算機首次上市,這就是蘋果公司把IBM視為自己值得尊重的和較量的對手。

    事實上,在國内這種企業經營理念也很多。如,京東和淘寶,并沒有因為行業相同,互相诋毀,而是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成長。

     第四要素:學會變通。

     在面對一個新事物或者颠覆性事情的時候,有限思維的人會按照固定的規則,既定的目标來對待,甚至最終感到恐懼,無從下手。而無限思維玩家則不同,他們往往會沉迷其中,用變通性法則主動出擊,于是變誕生了那麼多的發明家……

     馬斯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仔細研究馬斯克,你會發現它擁有強大的無限思維,在無限思維中将變通性法則運用的活靈活現,于是便推進了特斯拉、星鍊衛星等颠覆性商業模式。

     第五要素:擁有領導者的勇氣。

     比亞迪,2023年總體銷量突破300萬輛,同比增長61.9%,超越特斯拉的186萬輛,成為引領行業的絕對龍頭。

     比亞迪成功的秘密是什麼?是企業自身的變革,将新能源覆蓋到高中低品牌,滿足不同的客戶,提升自身産品的競争力;是勇于跨出國門,成功出海。據财通證券研報統計,2023年以來比亞迪攜5款車型進入了19個歐洲國家,在海外累計開店超過230家;其次是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産業鍊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實現大幅改善,展現了強大的韌性。

     這就是一種領導的勇氣——願意為了未知的未來而冒險,最終赢得了市場的信賴和支持,也成就企業自身。

     第六要素:學會有效溝通。

     溝通,每個人都會,但是要學會有效的溝通很難。

     某公司小張和小李都是産品推銷員,有一天,他們帶着同樣的産品去做推銷。

     小張拜訪一個大客戶,被無情的拒絕了,很是沮喪。

     而小李拜訪客戶過程中,也同樣被拒絕了,但小李後面的有效溝通成就了他,客戶拒絕後,小李對客戶說“沒關系,如果你們公司實在沒有需求我就不在向你推銷了。但是,我想誠懇的想你請教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産品和服務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怎樣更好的服務于你們類似的企業。”就這樣一句話把話匣子打開了,最後相互加了微信,最終達成了購銷協議。

     在無限的思維中,有效溝通就是一粒成功的種子,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會生根發芽,彼此成就。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