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回家過年

【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曾經每每過年前都會更思念家中親愛的父母,更熱盼着早點趕回老家與他們一起過新年。今天是臘月廿七,遠異于北方廿三南方廿四是小年的日子,今天才是老家的小年日。擡頭看看就在眼前的春節,回算起來自己卻已是十年沒有在老家過年。

父母遠在江西農村的偏遠甯靜的小村莊。一輩子含辛茹苦的他們,直到年邁依然總是忙個不停。父母對我們兄弟姐妹都比較寬待,很少對我們提什麼額外的要求。但有一個例外,就是每到過年必須回家。

村裡的習俗,每逢過年時候,出門在外的人不管遠近都要盡可能回來。鄉村農民們是很傳統的,在他們看來,農村三大節日中論理都應該在家的。如果有特殊情況,五月端午節可以不在一起,月圓中秋節也可以不在一起,但年節則不可商榷,須得全家人在一起度過才行。對此認識,傳統的父母當然不會例外。

家鄉是個相對貧困落後的地方,交通更是極度不便。于家鄉而言,差不多出了村鎮就可算作是去了外地。在改革開放伊始,村子裡少有外出打工者,百來戶的村莊在外地的人主要是那些在省内外工作和求學的人。對于這些寥寥在外地的人,村裡一概将他們稱作“單位人”。每到春節臨近,這些“單位人”是否回家過年往往成為被關注的一個熱點。年關将近的時候,全家人甚至村裡的人都會一起,掰着手指頭推算某某某回到家裡的日子。

記憶中春節前後的天氣總是有規律地不夠給力。往往是除夕之前天氣都挺好,一到接近除夕或者挨到除夕就開始風雨交加。要知道這種天氣在那個年代,從外地到省城南昌,特别是再從縣城回到村裡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然而一般情況下,那些在外的“單位人”都會風雨兼程,滿身泥濘地在年三十趕回家過年。每到這時候,父母總會以羨慕贊賞而又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語氣說:“某某某總是這樣,千難萬難都要趕回家來過團圓年”。

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當我在父母辛勤支持和熱切期盼中考上省外大學,成為村裡的“單位人”後,每逢過年時我都将回家過年當作理所當然。父母也常常為此感到自豪和驕傲。彼時書信是主要通訊工具,返家日程通常都是提前以信件告知家裡大概日子,并無法确定具體的日期,更别說準确的時間了。在大約的那個日子來臨時,父親總是趁趕集去十幾裡外的鎮長途汽車站守望我的出現。可是幾乎都是守望成空,不是我還沒有回來,就是時間上完美地錯過。有的時候,等他從街上蹒跚到家,我卻已經在家中了。

然而,時間在悄悄地改變着一切,鄉俗亦概莫能外。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迫于經濟條件或者其它諸般原因,他們中總有些人無法在年前回家,甚至就在外地過年。起始,這種行為令家長們感到非常難以接受,很是不愉快。但慢慢地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傳統的習俗觀念終究抵擋不住社會的發展變化,這些家長們也就慢慢地無奈地在現實面前被動接受了。

可是父母親對我過年必須回家的要求卻一直沒變。記得大四時我報名了碩士研究生考試,那年的考試時間卻異常地安排在春節之後。為了能夠好好複習,同時不被春節攪擾備考,我忽然想到是否可以過年不回家。而且的确,大學期間我見過有同學隻是因為路遠就春節不回家過年的情況,為我産生也不回家過年的想法做了鋪墊。那個年月還是老式綠皮火車,很慢也很擠,雖然學生票總能買着,但座位并無保障。曾經有次寒假返家,我從武昌站上車一口氣站了十來個小時直到下車,連廁所都擠滿了人。可以想見,回趟家殊非易事。

于是給父親寫信,不久收到了回信。父親并沒有斷然否定我的想法,隻是言辭中嚴肅表露出我應該春節在家的理由和願望。我權衡之後還是選擇了回家過年。雖然那次考研最終流于形式,但我并未後悔當時的選擇。

然然而,還是時間在悄悄地改變着一切。後來參加工作,又後來考研,再在京工作并結婚。工作之後,假期時間銳減到區區幾天。偌大中國無數人壓縮到那幾天回家過年,春運列車一票難求成為最熱門的話題。窗口時代半夜排隊買票,網絡時代夜以繼日網上搶票,都是普遍現象。有時使出渾身解數好不容易買到了去程票,回程票卻依然還是個問題。曾經某次從南昌返京,怎麼樣也搞不到票。無奈至極,托了親戚的親戚的朋友的車站派出所的朋友,終于是開了小門才上了餐車。

難于搶票就算克服了,卻還有克服不了的難于分身。婚姻大事之後,在哪過年很快成為夫妻間的重大議題。經過協商約定,大緻是兩家按年度輪回過年。記得當我将不回家過年的決定電話征詢父母意見的時候,心中甚是惴惴不安,擔心傳統古闆的父親必定會大為不悅。事實卻大大出乎意料!似乎早有所料,父親竟然毫不遲疑地回答:“行的,隻要你們兩個在一起過得好,我們做父母的就感到高興!” 就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識到以後将不能時常回家過年了,不能再和最親愛的父母一起過年了,心頭禁不住陣陣酸楚。

然然然而,依舊是時間在悄悄地改變着一切。那是在耄耋父母某年離我遠去的時候。父母走後的翌年春節初三,是老家傳統中去世老人的最後一個年。十年前的那個春節,是我與父母一起度過的最後一個新年。随着世界上最疼愛我的父母遠走,關于回家過年這麼重要的一個論題,于忽然之間被從生命中徹底拿掉。我才沉痛地發現,原來縱使不能年年回家,哪怕隔年能回家過年其實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社會發展改變着一切,歲月更替改變着一切。現在回老家早沒有那麼艱難了,路好走了,車次也多了,而且買不到車票還可以買機票。可是最重要的是,你要一起過年的人不在了。當再也不需要想方設法趕回家過年的時候,才能領悟到曾經那種想方設法費盡周折追求一票是多麼美好的折騰機會。看到同事們對于何時回老家怎麼搶票的熱烈讨論,我深深感到話題已與我無關,熱鬧是他們的,偶爾插個嘴說,好好珍惜有折騰回家的機會。

過年回家,這個家是特指的有父母的家。父母不在了,家鄉已是故鄉,不用再趕回家過年了。剛剛又有人問,回家過年嗎?我幽幽地答曰:“我無家可歸”……

願天下的父母親們健康長壽!祝大家新春愉快、龍年吉祥!

(20240206初稿)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