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訪急診

      深夜的街上一路暢通無阻,醫院急診中心卻擁擠非常。有人陪着老人,有人受了外傷,有人突發狀況,輸液的、紮繃帶、呻吟的、檢查的,更多的是内科醫生面前排的長隊。咳嗽、胸痛,憋喘,各種後遺症。

      下午四點多,陪孩子在書城選書,大約一個小時後,突然心口疼起來,接着逐漸感到呼吸有些急促、憋悶,幾分鐘後就感覺頭皮發麻腦子有些恍惚,迅速意識到這次心口疼有些嚴重,立馬帶孩子結賬出門。幸好書城就在小區門口商業樓上,一邊輕浮胸口一邊深呼吸,到家後已經滿身出汗、惡心幹嘔,簡單洗洗一下就立馬躺了下來。

      孩子第一次看到我這種情況,進門後就大喊告訴爸爸狀況,老公簡單詢問後給門口診所大夫打電話咨詢狀況,然後出門去取了藥。含了幾粒速效救心丸,開窗通風,休息一會兒後感覺心神逐漸安甯下來。

      晚飯後,家人執意要去醫院檢查一下,于是就看到了急診中心的那一幕。以前也因為扭傷或孩子發燒晚上去過急診室,可是這是人最多的一次,抽血結果要兩個小時以上,病人實在太多了。

      我前面排隊的一個五十多歲的阿姨喘了好多天了,家屬說前天在家差點休克;我後面是個二十多歲剛參加工作的小姑娘,家人一邊開導她步入社會的道理,一邊安撫她的情緒;旁邊病床上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大娘在輸液,好幾個家人,看起來有兒子輩孫子輩圍在醫生身邊,不停央求要住院,說是連着來了好幾天了,老人狀況一直沒有好轉,最後好說歹說總算同意了住院。但是大夫略顯無奈的提醒,現在住院環境也很緊張,吃不好休息不好,得排在走廊裡面,家人連說沒事,先住上吧。

      做完CT抽完血,我們回來先打發孩子睡覺,然後11點多我又去醫院看取結果,大夫看了報告單說,暫時排除肺部問題,但是需要進一步觀察心髒情況,建議挂心内科的門診号,仔細查查原因。現在沒有心梗狀況的都不能住院。

      最不容易的是醫生們,給我接診的醫生感覺三十多歲不到四十的年紀,戴眼鏡的女同志,我前後來的兩次,她面前都排着長龍。可是她對每一位病人都詳細檢查答複,沒有一絲焦躁和敷衍,感覺别說喝水的功夫,她連挪身子的空都沒有,一個一個病人無縫銜接,她不停的接診詢問看檢查單打病曆囑咐病人,動作一氣呵成,語句如春風化雨,遇到這樣一位好大夫,大家也都感覺矯情了一些疼痛似的。可是醫生和護士們都太辛苦了,一刻不停的在人來人去的急診室裡忙、忙、忙。

      出來醫院,走在淩晨的街頭,燈火依舊通明,車輛間或跑過幾輛,路上騎電車趕路的人還有不少。大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奔波操勞。想起年底加班那幾天,也是半夜十二點回家,跨年夜時剛巧看到遠處升空的煙花。那時是做完工作的欣慰和一絲絲迎接新年的興奮,今天卻隻覺得無比疲憊和人生無常。

      突然想起昨天浏覽的一篇文章,說這次感染後,很多人心态發生了改變。原來在意的、糾結的,在健康面前都一下子放下了、釋懷了。

      願我們都珍重身體,把時間和精力放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把眼光放的更長遠一些,保重身體,張弛有度,才能度過暗夜,迎來更美好的明日朝陽。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