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粽香時

早上七點苗苗就在群裡發包粽子的圖片,她們學校的食堂總是時不時變換着花樣給孩子們變變口味。上班時聽見小魏在問小袁我們這邊都吃什麼口味的粽子,小袁說多是甜的,以紅棗、豆沙為主,也有鹹粽子,他就最愛吃肉粽子。小袁還說小時候他媽媽會給他包粽子,現在都是買了,自己不包了。

這一早上的主題全是粽子,才發現還有兩天就是端午節了。時間真快,快得來不及回頭便已過完了這一年的近半時光,日子太短,短的來不及品味便已從日出走到了正午。就如此時陽光正歡快地跳躍着灑向了每一個角落,可是卻照不到我心裡,有些記憶便也如雨後春筍般浮上心頭。

包粽子那是多久的事了,去年我沒回家,那就是前年大前年了。弟媳每年都會自己包粽子,提前買好糯米,又買好粽葉,然後會在端午節前夕和弟弟兩個包粽子。糯米會在前一天晚上就提前泡上,等第二天包的時候用手指捏碎的程度就可以。粽葉也會提前泡在水裡,讓它變得水綠而滋潤。

那兩年媽媽的腿已經走不動路,再也不是那個早上五點半就出去鍛煉,晚上還會跟着去跳廣場舞的老太太。一場大病後她突然老去,腿也走不動了,嘴裡隻剩下中間稀稀落落的幾顆門牙,但也參差不齊,上下咬合不上。額頭出現了很深的皺紋,背也因為腿部的不配合而開始有點彎起來。盡管她和弟弟弟媳生活在一起,但是弟弟要上班,單位在外地,弟媳要開理發店,每天早出晚歸也顧不上媽媽。我選擇留在老家陪伴媽媽,于是有兩年我都會和弟弟弟媳一起包粽子。

媽媽坐在一邊看着我們包粽子,還時不時地要過來幫我們一下,幹了一輩子活的媽媽突然什麼也不幹了讓她真的很難适應。見幫不上什麼,就自己去打開電視看電視劇。看着電視還時不時過來看看我們包了多少。

有一年我和苗苗幫着包,我第一次學着包粽子,我總想包出外面買的那種樣子,使勁地往裡放米,結果總是把粽葉弄破,用線綁時就有點費勁。那天我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也隻包了十幾個,并且樣子也不好看,令我很是沮喪。

别看苗苗從不幹活,但是隻要她幹起來便有模有樣,包出來的粽子棱角分明,品相很好。追求簡單反而能緻勝,這是我從她身上總結的經驗。

弟弟這個家裡最小的,從小就什麼都不幹的人,結婚成家後便也被弟媳調教的學會做各種家務,粽子包得也是不錯。就這樣還不時招來弟媳的嫌棄。他做什麼弟媳都要說她,隻要他倆在一起,我們就聽着他倆拌嘴吵架當聽伴奏一樣。

都說夫妻是冤家,千年修來的緣分也阻擋不了他倆時不時的拌嘴吵架,他們吵習慣了,我們也看習慣了,誰也不說,任由他們去吵。但弟弟一直對我們說弟媳對他很好,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他買好吃的、買新衣服。弟媳這邊給買的肉那邊又嫌弟弟吃得太胖需要減肥。也許幸福就是你在鬧,他在看,吵鬧也許是粘合劑,讓關系越吵粘得越緊,再也無法分開。

那年的粽子包了一下午,弟弟和弟媳用兩個竈煮粽子,一個液化竈,一個柴火竈,等煮好晾涼便也到了睡覺的時間。

媽媽便會操心着去把粽子分袋裝好,需要給哪個親戚的,第二天需要送去的就放在外面,自己留着吃的就放在冰箱冷凍裡。她拐着不利落的腿一瘸一拐地收拾着,站不住了有時就蹲會兒。我沒有阻攔她,人需要有存在感,有價值感,即便老人也不例外,讓她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心情也會好很多。

她收拾的時候也會吃上一個粽子,對于牙不好的她,這些軟糯的東西都會讓她有點迷戀,不要多吃便好,我也從未阻攔過。

到了端午那天,哥哥和嫂子放假也會趕回來,那天又是一個小團圓的日子,一家人圍着媽媽有說有笑,媽媽也會看着這個,又望着那個,眼裡全是慈愛和滿足的光。

去年的端午我在上班,如果我知道媽媽會離去,我說什麼也得回去一趟,可是媽媽在中秋前夕走了,給我留下了那麼多遺憾和痛苦,思念總在不經意間就爬上心頭,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淚水打濕了枕巾,令我心痛的不能自已。

沒有媽媽的端午節也少了期許和盼望,日子還得過下去,生活還得繼續,雖寡淡無味,雖無可奈何,卻還是要風生水起地活着,因為另一個世界的媽媽在看着我,我也相信她在深情地看着我。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