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嗤之以鼻的“門當戶對”才是最靠譜的婚戀關系

或許我們看了太多電視劇裡霸道總裁總是不顧一切愛上那個窮人家的女孩;而窮人家的女孩總是特别漂亮、聰明、單純有骨氣;最終兩個天壤之别的人幸福地結合在一起。

于是,讓我們相信了愛情,相信了童話,相信了“門不當戶不對”,相信了不切實際,相信了“隻要敢幻想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現實很打臉:窮人家的女孩子連偶遇霸道總裁0.1%的幾率都沒有;因為窮,營養不全面,窮人家女孩身材比較瘦小,膚色不夠白皙;因為窮,受教育條件有限,窮人家女孩的氣質略顯鄉土,品味很一般,談吐很弱......

相反,霸道總裁們都受過精英式教育,耳充目明,見識卓越,憑什麼會看上一個普通的女孩?為什麼要去“扶貧”?

這些才是真實生活中的差距。


...

所以,不要以為愛情多麼奇妙,奇妙到可以讓認知颠倒。

更不要以為婚姻可以互補,互補到可以讓社會和諧。

你一直不以為然、嗤之以鼻的“門當戶對”才是最靠譜最長久的婚戀關系。

“門當戶對”是精神世界和物質基礎的雙重登對,缺一不可。

我們常說的門當戶對已經不是僅限于物質基礎的對等,更多的是由此延伸的精神世界的契合和匹配。這個物質也不是簡單的金錢多少,而是你的社會出身、你的階層、你的原生家庭等等無法用一兩輩人輕易改變的現實。

為什麼貴族不同于富豪,富豪不同于企業家,企業家不同于暴發戶,暴發戶不同于明星,這其中就是根深蒂固的家庭背景産生的文化根源的差異。即使同樣擁有财富,财富的起源和曆史是不同的,進而對人的影響和熏染就會截然不同。

試想兩個不同的階層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思想高度、談論的話題、追求的目标、價值取向、興趣愛好會一樣嗎?難道這樣的差異還不足引發溝通的障礙嗎?

曾經在一篇報道中看到一則這樣的故事。一對海歸高知夫婦回國,和自己曾經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同學聚會。本以為自己在國外鍍金了一圈,混得也不錯,自然有點優越感。一餐飯吃下來才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國内這些曾經的清華學霸們都在國家的各種重要科研部門或大型企業擔任要職,談論的都是國家發展趨勢和宏觀經濟,他們的孩子最小的隻有5歲,張口就問自己“叔叔,你能告訴我量子力學如何解決導熱性的問題嗎?”

當時的海歸夫婦錯愕不已:這些孩子真是從學會走路就在奔向常春藤大學的路上啊!相比自己的孩子還在玩樂高暢快着呢。

這一小故事讓我們明白了:圈子是怎樣形成的。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彼此不遷就,也不難受。

愛情和婚姻也是如此。

...

“門當戶對”解決的是婚戀的長久性問題,并非一時的快意和索取。

“不要因為一次心動的回眸或轉身,卻毀掉自己的人生。”這是我在一部劇裡看到的台詞,用來形容“不對等的愛情”再合适不過了。

人海茫茫,真是可以有太多人能夠相遇,也會有太多人令自己心動,因為人的本性就“喜新厭舊”和“遺忘”。曾經多麼撕心裂肺的愛情,走到最後都是平淡,這是人類感情發展的必然規律,于任何人都一樣。

那麼,為了一段自認為無法替代的感情而忽略了本質的差異,毀掉的豈止是自己的青春年華?想必都無法預見未來的情感,何必要執拗地去堅持,與全世界對抗地堅持呢?

很多人說,我們就是門不當戶不對,還不是有無數話題聊,生活得非常好。的确,感情的初期,可以讓差異大的兩個人走在一起,因為好奇因為新鮮因為差異才呈現出了格外的吸引力,可是時間的推移,人的劣根性和底層矛盾一定會顯露出來,兩個人以及兩個人背後的兩類家庭會積攢爆發各種實質性問題,這些都是僅僅相愛無法解決的。

身邊許許多多不匹配的愛情終究都敵不過現實的考驗,走向慘敗,即使再愛,也是枉然啊。

“與其痛苦一世,不如痛死一回”我想這是對“不對等婚戀”的最佳理解。
“門當戶對”不是偏見,更不是泯滅人性;而是最長久穩固的情感關系。

“門當戶對”不是宿命論,是始于愛情,忠于現實,成就彼此的婚姻,這樣的婚姻能夠抵禦最大的風險,即使分開也不至于毫發盡傷。

門當戶對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可是為什麼經曆幾千年屢屢被人們談論不止?就源于還是有許許多多年輕人在不斷迷失,不斷走彎路。

在此,仍想說“門當戶對”不是宿命論,是真正始于愛情,忠于現實,成就彼此的婚姻。

“門當戶對”就是客觀面對世界的唯物主義辯證觀的最佳诠釋和最好體現。它教人不癡心妄想,亦不妄自菲薄;不過分索取,亦不患得患失。

這時,很多人就會說了,生活中還是有那些灰姑娘的故事呀!他們不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嗎?那些門當戶對的夫妻也早已走向的分離。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其特例,我們把握的隻能是大概率現象,探尋一條大衆能走通卻不太辛苦的路子。

每一種婚姻都有每一種幸福,每一個公主都對應着每一個王子,别越界,别幻想,終将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