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身份認同的青春期(481)

這裡說的青春期,從15歲到25歲,也就是大概是從初中二年級,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前面幾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最明顯的是身體的快速發育成熟,同時,隐藏在快速發育身體裡面的心理狀态,也發生了更激烈的變化。

荷爾蒙在孩子的身體裡面肆意妄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心裡渴望得到身份的認同。

...


家長的确認,老師的認同,周圍同同學的認同,都是他們内在的不可遏制的需求。

一旦,這個需求無法得到認同的時候,他勃發的生命力就會受到阻礙,可能讓他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不同的方面反應。

我記得,在整個青春期裡面總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應該是成為所有人的核心,覺得所有人的眼睛都會盯着我,幹什麼事都渴望得到肯定認同。

可是很遺憾,這隻是一個可憐的幻覺而已,沒有人時刻盯着我,時刻盯着我的就是自己。可是,那個時候根本不懂,老是讓自己活在虛拟的監視器下面。

...


比如說,老是覺得自己非要考上大學不可,覺得自己考不上就對不起所有人,不配獲得他們的認同。

這種感覺的來源其實來源于自己,或者更具體一點說,是來源于自己的不被認同和接納的錯誤感覺。

因為,很少得到來自父母的充分的肯定支持,導緻我活在虛拟的想象裡面,覺得大家都是這麼做的,所以我也應該這麼去做,并且,我應該加倍的刻苦努力,因為家裡窮,要讀書來改變。

當這種身份認同的渴望沒有達到滿足的時候,就産生了巨大的心裡失落,這種失落足以讓我感覺到生命意義的缺乏,甚至感覺死亡的壓力。

比如說,第一次高考失利,我陷入了抑郁。

所以,每當我看到孩子想要獲得大人的認同而采取一些出格行為的時候,我總是會采取溫和接納的态度。

...


比如說殺馬特比,如說特立獨行,比如說沉迷遊戲對于這種行為,我是擁有給予極大的容忍度的,因為我知道,在他們蓬勃發展的身體裡面是原始的生命力。

這種生命力是生命得以繼續,得以發展的巨大的力量,我們要做的是接納,認同,肯定。而不是否定指責批評。

父母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語言對于孩子的殺傷力有多麼大。甚至一句話都可以讓孩子去死,一句話可以讓孩子上天堂,也可以讓孩子進地獄。

往往父母也是這個社會的犧牲品,或者說這個社會流行文化的臣服者。

他們忘記了自己曾經苦苦掙紮的青春期,曾經吃過的那些苦,受過的那些傷,經曆過的那些迷茫,而用時下最流行的功利的觀點去看待自己的孩子。

甚至批評辱罵,責怪自己的孩子。而這一切都源于父母沒有學習,所以産生了無知,在這種無知卻可以無限制的傷害到孩子的生命力。

...

...


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習是一件最有價值的事情。終身成長和終身學習的思維應該是所有父母必備的一個技能。

假如父母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的話,那麼我的建議是,至少你要閉上嘴巴,允許孩子用他的方式,活出他自己的精彩。

你隻需靜待花開。給予孩子适度的身份認同。就這麼簡單。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481篇

2020年7月15日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