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爸訓娃記(8)
第八篇:寶寶終于吃蔬菜了
由于兒子從小就跟姥姥姥爺一起生活,二老又對他特别溺愛,所以沾染了許多不好的習慣。把兒子接回來後,在培養他好習慣的同時,還要改掉他不好的習慣。所以任務比較艱巨。他的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不吃蔬菜。
他不吃蔬菜的習慣非常徹底和到位,一點點都不吃,哪怕是一片蔥絲。他吃飯前會非常小心地把飯菜中的帶顔色(特别是綠色)的東西一點點挑出來,然後才能開始吃飯。我已經記不得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一開始我并沒有注意,這是我的失職。所以很多事情如果從萌芽階段就開始認識和改正,就不會變成問題,也不用這麼大動幹戈了。
為了讓兒子吃蔬菜,我是絞盡了腦汁,想盡各種辦法,從說服教育到威逼利誘,但是他始終以不變應萬變,就是不吃。逼得急了,他就以大哭或罷餐的方式取得姥姥姥爺的支持,所以每次我都是一敗塗地。但是他也不是絕對不吃,有一次他去别的小朋友家玩兒,正好那個小朋友在吃午飯,主菜是豆角和茄子。孩子媽媽邀請他一起吃,他就非常高興地跟小朋友一起大口地吃起來,而且吃了很多。但是隻要回到家後,又開始滴菜不占。姥姥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隻要上了幼兒園就自然會好了。但我不這麼想,我覺得孩子2,3歲正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如果缺乏全面的營養,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會有比較大的影響。現在疫情反反複複,什麼時候能上幼兒園還是個未知數,而且孩子越大,改掉的難度就會越大,所以我要想辦法讓他盡快改掉這個壞習慣。
我也想過能否讓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飯,但是感覺不太現實。首先是太不方便,再者每家的情況不同,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也不同,不可能保證一直每天在一起吃三餐,還有就是這樣治标不治本,等他自己吃飯的時候又不吃青菜了。我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冷靜下來,還是從原理上進行思考。基于他的種種現象,我判斷他不是生理的問題,比如吃菜就難受或惡心,大概率是心理問題。比如可能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導緻他對蔬菜産生厭惡,或者看到綠色就沒有食欲等等。所以要制造關鍵事件,讓他覺得吃蔬菜對他有很大的益處,不再有厭惡情緒。
機會終于來了。由于春天比較幹燥,皮膚會比較癢。兒子也是一樣,有一段時間,他總是癢的四處抓撓,有的地方都撓破了,有的地方還起了紅豆豆。由于疫情期間去醫院不太方便,我就跟他說,之所以癢就是因為不吃蔬菜,營養不均衡導緻的,隻要吃蔬菜就會好了。期初他根本不聽,但是那幾天他的确癢的挺厲害,而我又不斷地給他灌輸,甚至連他媽媽和姥姥都信了。這樣不到一周,有一天他姥姥突然興奮地給我打電話,說他開始吃蔬菜了,但是隻吃小白菜餡兒的餃子。我心裡一陣竊喜,我知道隻要有第一次就有下一次,隻要吃一種菜就會有下一種。隻是時間問題。兒子終于開始吃蔬菜了。
喜悅之餘我靜下來思考,我這種做法對嗎?為了達到目的就可以用善意的謊言?貌似很多醫生對危重病人也是這樣的。。。我為自己找着借口。後來我又去百度和知乎了一下吃蔬菜和皮膚癢的關系,結果也沒有太直接的關系,唯一牽強的理由就是蔬菜能補水。但是直接喝水和吃水果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說實話我有點後悔,如果以後兒子用謊言去達成一個目的,我知道後肯定會很不高興。但是自己這樣對他,怎麼能保證他不這樣對别人呢?我覺得自己在訓娃的同時,也是提升自己的一個過程。以後我的行為标準又多了一個檢驗工具,就是如果兒子這樣做,自己是否會為他感到驕傲。所以我決定這件事的真相我一定要告訴他,當然是在他能聽得懂的時候。我再讓他吃蔬菜時就隻強調營養的原因,不會再提跟皮膚癢有什麼關系了。
寶寶終于吃蔬菜了,我覺得自己也成長了。
- 上一篇 給兒子的第265封信 今晚給你發五月份工資
- 下一篇 教育孩子,如同對牛談琴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