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情緒管理的有效方法,幫你戒吼戒躁

1. 接納自己的情緒,了解吼叫後果

首先,父母要接納自己吼叫的行為和因此産生的愧疚情緒。你不是孤軍奮戰,所有父母都在面對吼叫問題。

但是,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改變,你就會比其他父母變得更好,也比吼叫的父母更早過上幸福的生活。

學會對自己友善,你就能更加友善地對待孩子。

2. 尋找“情緒源”

情緒有“無形”的傳染性,每一個情緒的發生都有一定的原因。

如果沒有把情緒源給找到并解決的話,這種不好的情緒會帶動和影響我們所有的事情。

當發現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回顧: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當不好的情緒來臨時,要找到這個根源,而不是任由情緒發生。

3. “吼叫”前先傾聽

遇到孩子犯錯時,最好的辦法是傾聽,傾聽是親子溝通中最重要的鑰匙。

4. 學會“換位思考”

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應該學會有同理心,理解他人。

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也要教導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到自己的錯誤對他人帶來的影響有多不好。

比如孩子常常不理人,家長可以試着用同樣方式對孩子,在孩子情緒爆發後,和孩子好好說明,當孩子理解了他人的情緒,才會知道應該如何糾正自己的行為,年齡小的孩子則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 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當一個人内在很充盈的時候,就很少會在心中燃起“憤怒”之火,就不太會發脾氣。

哪怕你想要發脾氣的時候,也很容易覺察到自己。

然後做個積極的暫停,在自己的“暫停角”,很快感覺就平靜下來了。

6. 試試“低聲教育”

常言道:有理不在聲高。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想讓孩子接受你的意見,就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學會降低音調和孩子溝通。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