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潛(1897-1986)

——中國現代美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

中國現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是我國現代美學的泰鬥和主要奠基者、開創者之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以書信的方式,結合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給青年談論修養,指點迷津,深受青年歡迎。對青年探尋人生道路的種種迷茫、彷徨、苦悶的心情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凡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絕不推诿給别人;凡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絕不推延到将來;凡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絕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言語之間,十分敬佩朱先生能夠以親切、平等的對話的方式,展現出對青年學生的理解、同情和将心比心。平等交流、娓娓道來、拉家常式的寫作總能給人以洞察心靈平等交流溝通的暢快感。

随着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社會文化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青年中有了對信仰、信念、理想、人生道德、審美等觀念上的迷茫。社會關系隔膜有所加深,心靈被遮蔽起來。朱先生這種與青年将心比心、平等對話的作品,在理解青年基礎上跨越時空與大家娓娓談心、促膝對話、交流溝通,我認為在今天更有吸引力。

朱先生提出,“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離開藝術便也無所謂人生”;每個人“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在他看來,“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他主張的對“實際人生”的審美超脫與藝術化。

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朱先生對青年的毛病一針見血,總能一下抓住我的眼球。雖然已經過去多年,這些現狀卻依舊有所對應。從朱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來看,他關心民族、國家的現實的,特别關心青年在現實中的人生選擇、思考與修養。他希望給現實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因此,他的人生藝術化思想的主導方面還是積極向上的。

朱先生視青年學子為朋友、與他們平等相待、同他們促膝談心的這種尊重人的态度,是對讀者大衆理解、愛護、以誠相待、洞開心扉的赤子之心。接下來,将通過整理和感悟開啟對這本書的閱讀,希望通過閱讀和學習這本作品,感受朱先生美學思想的獨創性,給現實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