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與格式之争

這幾日在忙于修改文章,就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是先花時間修改格式還是先修改内容?

一方面修改格式可以快速擁有成就感。改完後面對有些成型的“作品”,會形成自我激勵,然而徒有其表,金玉其外敗絮其,到頭來似乎仍然需要返工。

若是花時間先修改内容,必然沒法準時交差,且需要忍耐早期做不出的煎熬,此情此景對心力的考驗相比前者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當攻克内容部分後,文章整體質量肉眼可見明顯增益。

在有限時間内,孰先孰後?

在前輩們的一些經驗中,我看到”先完成再完美“的說法,即先把整體框架結構構建出來,再完善細節。我以為,這是寫作開始階段的動力,需要先動起來推動進度條向前,方能積攢足夠的動能完善後續。

當起步後,則應将焦點放于生産實質内容中。一再追求格式等瑣碎的容易活容易耗盡專注力,導緻一直避開核心内容。抓住核心問題是行事的準則,所以在寫文章中産出内容勝過格式的。使用緊迫/重要的四分象限評估法同樣也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制定方案。

像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我心中始終沒有給明确答案,這也導緻平時生活中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在内心深處偷懶想避開耗時耗力的内容生産,避開難度項,如此确實無法獲得任何提高和長進。也是通過這類的思考,建立屬于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再迷茫。

共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