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電話

兒女在外,父母在鄉,免不了的日常生活,是打電話。雖不必每天早晚問安,但也是要每天或間天一次的。年齡越大,越要勤密。                                這次我的80歲老爸得了一種毒瘡,名曰:帶狀苞疹。各種口服外敷,終于見好。                                                        剛又打了個電話問他,便秘的事解決了沒有?因前天收到老爸的電話,要我星期天回去就帶點瀉藥去,說是三天沒有解大手了。                                    問醫生的方,我買了兩種藥,星期天送回去,一并買回去的還有香蕉、臍橙、蘋果等水果,囑咐老父親:水果,你不喜歡吃,也得吃,對身體好。老爸這次回答我說:好。我心裡想:這次還蠻乖,沒有拒絕水果。  至少,口頭上答應得好。                            這不,又過去兩天了,今天是周二,昨天忘記問安了,今晚抓住時機,迅速打了個電話,不然,老爸七點看新聞,到了八點,就準時上床睡覺了,不能再問。                                                昨晚也是。等我忙完一天的事情,記起來老爸的肚子,吃了藥有沒有好轉?可是,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老爸睡了,不能問了。                                  七點準,我電話撥通,問老媽:到電視機前看電視沒有?答:在看。再問:老爸解手了沒?答:托你的福,好了。還不信,說:把電話給老爸。  我知道老爸是不會為了安慰我們而撒謊的,他從來都是一是一,二是二。 同樣的問題:老爸,您這兩天解手了沒有?老爸答:好了喲!我要看電視啦。我答:好了就好,那個,皮膚上的瘡呢?    答:好了很多。我:那好吧,您看電視。我知道,父親這個毛主席時代的老黨員,關心國家大事已經成了習慣,每日等着看新聞,就不耽擱他老人家看新聞了,簡短結束了話題,挂機。                                          一陣寬慰。                                            父母在,不遠遊。每日問安,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有病快治。不要小瞧了這些家常電話,它是煙火人間裡的一抹清流,靜靜地流淌在我們老少兩代人的心田。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