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且美——養貓記

很久前看過一本英國人寫的書,書名被被譯為“萬物有靈且美”。不得不說,這名字帶着哲理性的美。

自然萬物攜帶者大自然進化的規律,曆經風雨,一路走來,在很多有生命沒有生命的自然事物面前,一個人或者人類都隻能算作弟弟。所謂汲取天地之精華。

記得一個老師講過,大自然自帶療愈功能。我有段時間格外壓抑,感覺胸腔裡有一團炸藥被電着了一樣,隻想去大的天地裡走走。

迫于生計,沒能出行,卻偶遇了一本書,我也得以依附着作者的手筆“意淫”了一次大天地。

李娟在《遙遠的向日葵地》裡把西北大漠的粗犷與一個家庭一個女人的細膩揉捏在一起,做了驚世駭俗的沖突與對比,讓人在深度的壓抑中,得到釋放與溶解。看完之後我莫名的自我和解了。

至今,我仍然記得其中的情節。人在面對大自然的碾壓,在絕對的絕望面前,那種無奈與無助融進人的血液裡,會起化學反應的。一如電視劇《如懿傳》中台詞:絕境中定要生出勇氣。

假想一下,假如我有幸,也能親臨其境,又當如何?

首先會感受到大天大地得美。一望無際的向日葵,或者漫天飛沙。再就是靈。一方天地養育一方事物。

除此,讓我感受到萬物有靈得是我家的小墨悠——貓。

我娃用掙了好久得積分,換了一隻玩具青蛙和一個彈跳小醜。小醜成了她愛不釋手的一個,玩了很久,小墨也搶着玩,可是第二天小醜不見了。丢了好幾天之後,我發現一個規律,謝謝娃在家時,小醜不見了,我娃去上學的時候,小墨在玩小醜。

後來我娃在小墨的家裡找到了小醜,當然又偷偷給它放回去了。而青蛙的争奪始于今天。

小墨從書桌上叼走了青蛙,我娃呵斥着追了回來。

看着小墨一臉失落,我娃“良心發現”,把青蛙遠遠的抛給小墨,小墨迅速啟動,在青蛙停穩之前咬住青蛙。

但它沒有玩,而是叼着青蛙徑直跑向我娃,放下青蛙,推給我娃了。

到這裡,我已經很驚訝了。後來我娃“和顔悅色”把青蛙再次給她,小墨叼起來雞湯跑,直到現在,還在獨自玩耍……

不得不感慨,萬物有靈,且美。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