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為了自己,還是在接受他人?

一個孩子本來是喜歡彈琴的,然而有一天,當媽媽要求孩子給來家裡做客的客人彈一曲的時候,孩子突然硬是不彈了,怎麼說都不彈。

這個情節一定在某個故事裡出現過,因為我在這裡一寫出來,必然會勾起許多人一種神秘的熟悉感。「不彈,就是不彈」——這句話你們一定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彈了?因為,彈琴是孩子自己的興趣,孩子隻想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想服從媽媽的要求,也不想為客人服務。孩子本來自己彈得好好的,媽媽突然要孩子給客人彈——你說孩子會怎麼想?孩子會立馬覺得彈琴變味了,變成了一種服從媽媽要求和讨好客人開心的任務。

所以,你們能看到,媽媽的一句話就會改變孩子眼裡彈琴的動機。孩子本來的動機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彈琴),然而媽媽一要求,孩子所體會到的動機就變了要滿足媽媽的要求了。孩子不想自己的動機受到媽媽的操縱,孩子本能地需要守住自己的動機——這本質上是孩子需要守住ta自己。除非孩子自己有這個意願,孩子本來就想要給客人彈,這時候,孩子會在沒有媽媽的要求下主動給客人彈。

所以,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媽媽摻和進了孩子與客人、與彈琴的關系中,媽媽成為了一個搗亂者。媽媽一摻和進來,孩子與琴之間仿佛就隔了一層要求,擋住了孩子本來想要彈琴的雙手——因為孩子不想為媽媽服務。

所以,當一個人所做的事情突然有了外界和他人的要求,人會本能地感到抗拒,因為人并不想為外界、為他人服務。對大多數人而言,當自己的愛好變成一項任務、一項工作的時候,愛好就變味了——除非這個人自己給自己的愛好制定了任務。

所以,這裡的關鍵點在于——當人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究竟是自己在做,還是在接受外界和他人的要求。

對孩子而言,如果媽媽逼迫孩子給客人彈琴,孩子隻會認為自己是在接受媽媽的要求。

對你而言,如果有人對你所做的事情提出要求——比如你本來是想好好學習某些東西的,結果有人在背後對你說——「你要好好學習這些東西!」。這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學習依然隻是為了自己,還是接受了他人的要求呢?……

也許,你會認為自己仿佛接受了他人的要求,你對這個要求自己的人感到怨恨——「你幹嘛要來要求我?」「我為什麼要來滿足你?」……你可能會開始不再好好學習了,因為你總感覺自己被他人要求了,你不想成為他人的傀儡。

然而,你忘記了自己本來是想好好學習的,你這樣做難道不是違背了你自己的初衷嗎?你為什麼要讓他人的要求影響到自己的初衷呢?難道有人要求了你好好學習,你自己就不好好學習了?……事實上,你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你分不清自己和他人,你讓他人影響到了自己。

其實,這是一個在現實中非常普遍的現象——當他人的要求和你的意願相重合的時候,你就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實現自己的意願,還是在滿足他人的要求了;當外界要求你要怎麼做的時候,你就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不是要這樣做的了——你讓自己變得迷糊了……

因此,歸根結底,任何情況下,你都需要劃清自己和外界、和他人之間的邊界。你需要看到,自己的意願隻是自己的,不管外界要不要求自己,自己都應該去實現自己的意願;就算他人要求了自己,你也很清楚,自己去實現它們并不是在滿足他人,而永遠是為了自己。

所以,如果孩子本來就想為客人彈琴,那麼,ta需要明白這一點——無論媽媽要不要求自己,自己都會用音樂讓客人感到開心。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