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約:晉文公守信義得原城

-春秋戰國故事098 ,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晉文公聽說太叔和隗氏都已伏法被誅,便下令駕車啟程,親自去王城朝見周襄王,向天子報捷。襄王設酒宴招待文公,又拿出金帛厚禮相贈。

文公拜謝行禮,說道:“我重耳是您的臣子,不敢接受賞賜。隻希望死後享受天子所用的隧葬,我在地下也能永遠沐浴恩德了。”

襄王說:“先王制定禮法,對上下各個階層都有明确的規定。隻有這關乎生死的典章制度,我不敢徇私而不遵守,但叔父您的大功,我絕不敢忘記!”于是将京城附近的溫、原、陽樊、攢茅四個城邑賜給文公,增加他的封地。文公謝恩退下。百姓攜老扶幼,争先恐後湧到街市上來看文公,贊歎不已,都說:“現在又出了一個像齊桓公那樣的人!”

晉文公下令左右兩路軍隊都班師回國。大軍駐紮在太行山的南面,派魏犨接管陽樊,颠颉接管攢茅,栾枝接管溫邑。颠颉到攢茅,栾枝到溫邑,當地守臣都帶着酒食出來相迎,接管十分順利。魏犨到了陽樊,守臣蒼葛對下屬說:“周王室放棄了岐山、沣河,剩下的土地已經屈指可數了!而晉國怎麼還能接受這四個城邑呢?我和晉侯都是周王的臣子,怎麼能屈服于他呢?”便率領百姓拿起武器,登上城牆守衛家園。

魏犨很惱火,帶兵包圍,大喊:“早早投降,保你們沒事!如果攻破城池,我就把你們全殺光!”

蒼葛在城上答道:“我聽說依靠德行懷柔中原,憑借刑罰威懾四夷。這裡是王都京城的土地,京畿内的百姓,不是周王的宗族,就是周王的親戚。晉國也是周王的臣子,怎麼能忍心用軍事武力相欺壓呢?”魏犨被他的話所觸動,派人飛馬報告了文公。文公寫信給蒼葛,大意如下:

四邑之地,為天子所賜,我不敢違背周王之命。将軍如果顧念天子姻親,可率領其回到周都,我願意聽從将軍之命,不加阻攔。

文公通知魏犨暫緩進攻,聽憑陽樊百姓自願遷徙。蒼葛收到信後,命令城中百姓:“願歸周國的跟我走,願意跟随晉國的留下來。”百姓願意走的有一大半人,蒼葛帶着他們全部搬遷到轵村。魏犨進了城,劃定疆界後返回。

冬季,晉侯親自率領趙衰接管原邑。為什麼文公要親自前往接管原邑呢?因為原邑是周朝卿士原伯貫的封地,原伯貫在與太叔的戰鬥中兵敗,襄王為了懲罰他,奪走了他的封地賞賜給晉國,原伯貫如今正在原城,文公擔心他不服,所以必須親自前往。

文公同趙衰到了原邑。原伯貫欺騙百姓說:“晉兵包圍了陽樊,把那裡的百姓全都殺了!”原邑的民衆十分恐懼,都發誓甯死也要守城,晉兵包圍了原城。

趙衰說:“百姓之所以不服晉國,是因為不相信晉國。您如果展示出信義,就會不攻而破。”

文公問:“怎樣向他們展示信義呢?”

趙衰答:“請您下令,士兵各自隻留下三天的口糧,如果三天無法攻下原城,那就立即撤除包圍,離開這裡。”文公聽從了他的話。

...

到了第三天,軍官禀告說:“軍中隻剩下今天一天的糧食了!”文公并不答話。這天半夜,有原城的居民用繩索拴住自己從城牆下來,對他們說:“我們城中的人已經查探過了,陽樊的百姓并沒有遭到殺戮,所以大家相約,在明晚打開城門,迎接你們進來。”

文公說:“我原本約定,攻城以三天為期限。三天攻不下來,就撤圍離開。今天已經滿三天了,我明天一早撤兵。你們百姓隻要盡到了守城的責任就好,不必再懷有其他的想法。”

軍官請示說:“原城的百姓約好明天晚上開門迎接我們,主公為什麼不多留一天,拿下一座城再回去?即使糧食吃光了,陽樊離這裡不遠,也可以趕去取過來。”

文公說:“信義,是國家的珍寶,百姓的依仗。三天的期限,無人不知。如果多留一天,那就是失信了!得到原城,卻失去了信義,百姓還怎麼依仗我呢?”第二天黎明時分,大軍撤走,原城解圍。

原城百姓人人都說:“晉侯甯願失去一座城,也不失信,真是有道之君!”于是争相在城樓上豎起降旗,沿着繩索從城牆下去追趕文公軍隊的人,絡繹不絕。原伯貫不能禁止,隻好打開城門,出來投降。

晉軍行了三十裡路,被原城百姓追上了,原伯貫的投降信也到了。文公下令停止行軍,駐紮車馬。他隻乘坐一輛便車,長驅直入進了原城。百姓歡呼鼓舞,交相慶賀。原伯貫前來拜見,文公用王朝卿士的禮節來接待他,将其家族遷到黃河以北的冀國。

文公為四個城邑選擇駐守的長官,說道:“當年趙衰跟随我到衛國,他帶着稀飯,忍饑挨餓都不肯吃一口,這是一個有信義的人。我憑着信義得到了原城,所以要用有信義的人來看守他。”便讓趙衰當原邑大夫,同時守衛陽樊。文公又任命狐毛之子狐溱為溫邑大夫,同時守衛攢茅。文公在各地均留下兩千士兵戍守,帶着其餘人馬返回晉國。

後人議論晉文公,認為他勤王顯示忠義,攻打原城顯示信義,這是他争取霸業的基礎。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侵權必删。

本故事基于馮夢龍編,黃鈞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東周列國志》進行編寫,原創作品,持續推出。

《東周列國志》編著過程中參考《左傳》《國語》《史記》等二十多種典籍,是較嚴肅的曆史通俗演義。歡迎曆史文獻愛好者、研究者踴躍留言,進行評析。

晉文公勤王:平子帶之亂

争位争妻:周王子帶之亂

王室的秘密:襄王、子帶與隗後

寒食節的哀思:介子推守志不受祿

秦晉之好:晉文公家和國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