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遊(2)

從仙女山的高原草場出來,阿敏帶我們遊第二個景點:武隆天生三橋。

武隆天生三橋,在大自然的無數傑作中,可以當之無愧堪稱獨步。三橋呈縱向排列,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上,将兩岸山體連在一起,形成了“三橋夾兩坑”的奇特景觀。這個景點豆爸十多年前去過,正是奇特,所以印象深刻,這是他特别推薦我去遊覽的景點。

阿敏是帶我們從3号門走下坑台階去看三橋的,而1号門的電梯要排隊半小時以上。我和豆爸腳力還可以,幾乎是用小跑步形式往下走的,人多的地方豆爸拍拍手,提醒前面的人靠邊讓一讓。後來豆爸找到一個辦法,跟在“棒棒”的後面,他們擡着遊客,會讓前方的人讓道。我們很佩服這些“棒棒”,擡着人走山路,還能健步如飛。

我們到坑底第一站:天龍橋。在天龍橋的坑底院有一座座青瓦灰牆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落門口的大石頭上寫着“天福官驿”四個字。這裡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取景地。

如果是坐地鐵下行,出電梯口的台階往下走至平地,擡左手對着青龍橋下,正好是個點贊手。好多人站在那裡拍照,都想為自己來到這裡,為天龍橋的壯觀點贊。

我們在“天福官驿”那裡溜達了一會兒,阿敏和其他成員都到了,拍好點贊手,阿敏帶我們去青龍橋。青龍橋下方橋孔如一柄大刀,刀柄、刀身栩栩如生。可能,想着自己舉不起如此的大刀,這裡拍照的人倒不多。

走過青龍橋,站在小石橋上回看青龍橋,其形狀猶如一條躍起的鯉魚,故名“鯉魚躍龍門”。這裡的拍攝,阿敏教了個小技巧:對準青龍橋,将光線調暗了拍,圖片中明顯白色的地方,立馬出現一條略彎曲身子,鼓着圓圓嘴巴的鯉魚。這裡拍照的人,很多,寓意好,帶了孩子的人都希望拍張照,期盼孩子以後能鯉魚躍龍門。

...

再往前走一段路之後,回看青龍橋,又出現了變化,鯉魚不見了,出現了一隻半張開翅膀的神鷹。這便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橫看豎看,近看遠看都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色。

最後一座橋是黑龍橋,站在黑龍橋簡介的牌子邊,回頭,伸出一隻手,正好将亮光之處擋住,故名“一手遮天”。豆爸果斷的在這拍了一張遮天照,還跟我得瑟他拍的好。

在經過黑龍橋之前,有一棵樹,命名它為“樹堅強”,它從石頭縫裡鑽出來,沿着石頭縫隙往上生長,展現它頑強的生命力。

走過黑龍橋,到一石頭橋再往回看,一隻大猩猩赫然醒目。其眼窩深邃,面部輪廓清晰,猶如電影《金剛》中的大猩猩。至此,天生三橋的景點遊覽結束。

...

天生三橋的獨步之處在于三橋彼此之間也景色各異,互不雷同。天生三橋的奇、險、峻彙于一身,賦予了她天生麗質難自棄的非凡和明麗。這個景點也是非常值得遊覽的。

從天生三橋景區出來,還必須坐景區大巴車,繞了幾個山頭,才回到接我們的旅遊大巴。阿敏帶我們去吃了晚飯,再回旅館。我們住武隆,因為第二天要去景點“天坑寨子”。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