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别離

【鄭重聲明: 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89期“别”專題活動。】

每一次的别離,都經過無數次依依不舍後的各奔東西。

       ——題記

讀小學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她從三年級教我們到六年級,每一次被我們氣哭的時候,總會說:“就算讀到了大學,也很難找到陪你們一起四年的老師了。”

小學畢業考後的暑假,好像是一段空白。或許自己正為升到初中高興,或者為沒有作業的暑假高興,可以親戚家、在老人活動中心、在跟同學朋友的遊戲、下棋、打牌中度過。如今想來,或許看到教了四年的孩子畢業了,老師應該是既高興又不舍。

她也是印象中在讀書生涯裡有到過家裡家訪的老師。她關心每一個孩子,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就是想在村裡把教育成果也搞起來,我想她很努力。

初中的時候,跟很多同學玩的嗨。我們在班級唱歌,到有VCD的同學家裡唱歌;追喜歡的女生,相約去爬山,到蠻好看的女同學家裡泡茶;到老師宿舍裡聊天談心,跟同學一起躺床上聊天談論古惑仔的義氣相逢。

臨近中考時,有些同學就沒參加了。他們隻要有畢業考、畢業證就行了。記得當時自己還跑到他們家裡,勸他們繼續參加中考。可惜,當時并非每個家庭都是鼓勵孩子繼續上高中,更别說要多花錢。

臨近畢業時,大家在畢業紀念冊互相留言、祝福,固定電話、QQ号碼以及地址都讓人可以停留很久。那些青澀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定格在畢業合影的照片上。

如果有什麼是值得驕傲、讓自己不後悔的,那一定是拼搏奮鬥的高三。

晚自習結束熄燈了,我們還自己點台燈繼續作戰。早晨五點多起床,到操場跑幾圈給自己熱身,在校園草地上晨讀,相約到校外一起吃早餐,然後才是早讀和一天的上課。中午吃完飯,整個班級超過一半的同學還在教室裡做作業,或趴着像極了叫不醒的裝睡的人。晚飯後繼續到教室裡自習做作業。

直到高考後,我們都來不及說聲再見,便收拾行李,各回各家。當自己放松後,才發現高中已經結束。

如果還有遺憾,那一定是大學。陪伴遊戲似乎比陪伴學業的時間還長,與遊戲的分開似乎比畢業還不舍。除了全班同學的道别晚宴之外,還說出“江湖再見”的,便是舍友,以及幾位一起玩遊戲的同學。

或許我們不是在跟老師同學道别,而是在跟自己的青春道别。畢業那一刻,或許就是這個農村娃、學生蛙夢想破碎、夢醒的時刻吧。

眨眼間,已在這個單位工作了近二十年。唯一欣慰的就是自己一直在,似乎比别人更留戀公司,或者更不懂得離開取舍,竟然在單位不斷重組合并中,從新人熬成了老人,看着同事離開、新人招來。

我不是一個傷離别的人,該離開的還是會離開,還留下的還是會留下。

隻是自己什麼時候才能真的走出過去,珍惜當下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