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更焦慮,所以停更嗎?
周二的寫作治療課上,有同學反觀自己每天清晨起來就開始為日更焦慮,希望老師給到一些答複。
老師質問日更的意義,她說她不理解為什麼要日更?老師建議每天自由書寫就夠了,說寫出作品需要時間去醞釀,而且修改也是個巨大的努力和消耗,一天一篇好文章是不可能的,從主題的思考、構思、拿出草稿,再到修改完成至少要有2周時間。老師說每天日更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為了寫而寫拼湊的文字會給人帶來羞恥感。
我個人的感受是,老師是大作家,出版了5本書了,以前也是在報社工作,所以她的位置和我們寫作小白不一樣。日更對她來說肯定意義不大,而且她期望學生寫出有質量的文章,也是對學生的一種信心和愛。
老師鼓勵同學去思考:為什麼我要日更?為什麼我要把每天寫的文字給人看?
我覺得這個角度很好。确實每個人日更的目的是不一樣的,發心是不一樣。
對于我這個小白來說,主要是練筆,讓自己保持書寫的習慣。我第一次挑戰日更就是是為了跨越羞恥感。當時我覺察到對自己的要求太高是我寫作路上的攔路虎,為了克服它,我決定日更,哪怕覺得自己寫得再爛,也要堅持寫。但是寫到100天,就跑不動了,覺得實在沒什麼好寫的了,就選擇放棄。
之後随着心靈成長,我發現自己放棄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完美主義的在作怪,覺得日更的文章必須有意義,為了跨越自己的這個心魔,我今年初又開始日更,給自己設的目标是365天。
我也有有像同學那樣早上起來就焦慮日更的日子,說實話,挺難受。當這個難受讓我不堪忍受時,我會停下來感受自己的這個焦慮,體會它的原因,多半都是因為我的執念“我一定要寫好”,這個時候,我會提醒自己日更的目的:練筆。跟自己說我允許自己寫出垃圾。其實,往往是因為當時心情焦慮,覺得自己寫得差。過段時間回看,其實并不是那麼差,有時還覺得挺不錯的。而且有時候書寫完後,感覺梳理自己的生活、心情,給自己帶來一種通透感和秩序感,感覺特别的舒服,
現在日更焦慮基本是輕量,雖然依然會給我帶來不适感,但它也是推動我每天動筆書寫的動力,當我想偷懶,或者想放棄,或者事情多,感覺累想放棄時,想到日更自己365天的目标,想到斷更了自己200多天的努力就白費了的時候,就會有動力出來讓自己寫作。
所以,當日更有焦慮時,不妨就寫寫自己的焦慮,看看背後的原因,其實這也是一個自我探索的好機會。畢竟自我是大于寫作的,作品是我們創造物,有時候好,有時不好,很正常的。對于我來說,多練多寫本身就是目的,也是意義所在。
添加新評論